各校國際生年年增長 成財源支柱 川普禁哈佛招收掀波

各大名校有許多國際學生,成爲學校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圖爲賓州大學內學生活動中心國際學生進行抗議活動,反對校方提供敏感數據給國會調查人員。(美聯社)

川普政府22日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要現有國際學生轉學,這項措施23日暫被聯邦法官擋下。國際學生如今是美國高等教育一大支柱,川普對哈佛動手勢必讓其他校院如坐鍼氈。

華爾街日報指出,國土安全部22日宣佈將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認爲哈佛大學未能爲學生,特別是猶太學生營造安全校園環境,並指校內許多「反美、親恐怖主義的煽動者」是國際學生。目前哈佛大學招收約7000名國際學生,佔學生人數逾1/4。

川普政府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權利後,哈佛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聯邦法官23日裁定暫停行政部門對這所全球知名學府招收國際學生的禁令。這項裁定並未解決紛爭,但讓哈佛暫時得以維繫現有作法。聯邦法官定27日舉行聽證,聽取川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互辯。

紐約時報指若失去國際學生,哈佛大學學生恐流失四分之一。然而紐約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CMU)等學府所擁有的國際學生,比例較哈佛更高。能吸引國際學生一向反映美國各大學國際聲譽及財務實力的指標,如今反淪爲各校一大弱點。

紐時根據美國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及卡內基高等校院分類(Carnegie Classification)整理出全美50所國際學生佔比高的院校。國際學生佔比28%的哈佛大學只排在第15名。

國際學生比例最高前三名校院分別爲伊利諾理工學院(IIT)的51%、卡內基美隆大學的44%、新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Tech)的42%。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學生佔比40%排第6、約翰霍普金斯大學39%排第7、紐約大學37%排第8、麻省理工學院30%排第14,都是國際學生佔比高於哈佛的名校。連排在末尾第50名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國際學生佔比都達15%。

紐時指出,由於像中國、印度等國的收入提高讓更多家庭願把孩子送到美國讀書,全美各校院的國際學生佔比過去20年都在成長。

國際學生通常要支付全額學費,成爲學校重要收入來源。在美國際學生的全額學費幫助補貼給美國本地生的獎助學金。美國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尤其希望國際學生就讀,彌補州政府減少教育補助。

事實上高教已形同美國一大出口產業,來美就讀的國際學生還得有住宿、購物與書籍等開支。根據非營利國際教育機構美洲教育者年會(NAFSA)分析,2023-24學年度裡110多萬國際學生貢獻美國經濟約430億美元,大多爲學費與住宿。

對各大學來說,川普政府的做法爲招收國際學生蒙上陰影,國際學生減少勢必帶來嚴重財務衝擊,影響層面更不僅止於課堂教學、研究發展,甚至會影響到美國培養下一代的勞動力。

國際學生是私立大學的主要收入來源。圖爲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高中學生23日參觀哈佛大學校區,做爲申請大學的參考。(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