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佈置的‘作業’,回去後我們會認真去做”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早知道今天各位人大代表佈置了這麼多‘作業’,我應該帶個大一點的文件包。”3月7日,在一東部省份代表團分組會議上,一位來自金融監管部門的負責人起身接過人大代表送來的書面材料時坦誠地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科技創新成爲“高頻熱詞”,代表委員圍繞各自所在領域,就如何更好支持科技創新反映實情提出建議,爲政府部門拿出真招實招加快推動問題解決建言獻策。
處於不同生命週期的科技創新企業,其風險特徵和金融需求有着很大的差異。如何提升科技金融服務的適配性?對不少科創企業來說,暢通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是解題的關鍵。在上述分組會議上,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就急迫地爲當地企業上市融資鼓與呼。
“我不是這個小組的,但因爲我們當地有很多擬上市企業,爲了反映問題,在我的強烈請求下,小組同意我來參會。”一位來自該省經濟發達地區的代表稱。
據這位代表反映,去年當地企業赴境內外上市步伐有所放緩,當前,一些科技創新企業資質較好,對上市的呼聲也較高。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3月5日在廣東團全體會議上舉了個例子,近日比亞迪擬在香港資本市場募資434億港元,建議境內相關監管機構爲大型科技製造企業制定符合其產業發展需求的融資政策。
不僅是企業家,科研人員同樣認爲金融對支持科技創新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趙曉光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從科技創新到產業發展,都需要金融資本支持。她期待,2025年能夠看到更加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和更具針對性的金融政策出臺,支持前沿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
有的企業對IPO有訴求,有的企業則對併購重組有需要,這都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
“從我們當地企業反映的情況來看,不少企業呼籲加快資本市場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的審覈步伐。”在場的另一位人大代表表示,特別是對於一些經營穩健的製造業上市企業,再融資和併購重組能夠打通產業上下游,增強企業科技創新競爭力和投資者信心。希望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面對現場多位代表所反映的科技金融相關問題,聽取意見的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全程認真傾聽,細緻記錄,中間時不時插問,把問題問細、搞清楚,“各位代表佈置的‘作業’,回去後我們會認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