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貨架”擴容至37只 專家:有助於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養老配置需求

每經記者:趙景緻 每經編輯:陳旭

8月26日,中國理財網發佈第九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本次,中郵理財新增兩隻L份額產品,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由此擴容至37只。

“此次第九批名單的發佈,不僅增加了產品供給,也在投資策略、風險等級和期限結構上進一步優化,有助於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養老配置需求。”博通諮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

個人養老金理財收益方面,自個人養老金業務開展以來至今年6月底,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累計爲個人養老金份額的投資者實現收益超3.9億元,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3.4%。

本次發行產品綜合費率較非養老金產品降低0.45%

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作爲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設計,於2022年11月正式實施。

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類產品於2023年2月份發行。時隔兩年多時間,投資者可選的理財“貨架”也由剛開始的7只逐漸豐富起來。據統計,目前理財類產品共有37只。此外,儲蓄類產品共有466只,保險類產品共有296只,基金類產品共有303只。

個人養老金理財類產品主要由理財公司發行,目前共有工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等6家理財公司成功發行相關產品,21家商業銀行參與代銷。

每經記者注意到,在產品風險等級方面,目前已發行理財類個人養老金產品風險普遍在三級及以下。而在產品開放頻率方面,多爲每日開放並設置了一年以上的最短持有期限。

此次兩款理財產品由中郵理財發行,分別爲中郵理財添頤·鴻錦最短持有18個月1號(安盈款)人民幣理財產品,和中郵理財添頤·鴻錦最短持有2年1號(安盈款)人民幣理財產品,產品風險等級均爲二級(中低),主要投資於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同時配置少量權益類資產及衍生品資產。

記者注意到,除了風險較低外,中郵理財本次發行的養老理財L份額產品綜合費率較非養老金產品降低0.45%,且不收取超額業績報酬,提高了投資者收益可得性。

專家:個人養老金產品規模增長潛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數量僅有37只,遠低於儲蓄類產品、保險類產品和基金類產品。王蓬博認爲,個人養老金產品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規模增長潛力巨大,未來隨着產品業績的逐步積累、稅收優惠機制的完善以及投資者教育的深入,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有望成爲居民養老儲備的重要工具。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至今年6月底,個人養老金份額產品餘額超151.6億元,較年初增長64.7%。

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據測算,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爲個人養老金份額的投資者實現收益超3.9 億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作爲具有“養老儲備錢”屬性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往往有着最短持有期限較長等特徵,而且和稅收政策掛鉤,部分居民在選擇養老理財產品時可能面臨不知道怎麼選的問題。

對於居民如何購買合適的理財產品,王蓬博表示,首先在投資者教育方面,金融機構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養老理財知識,幫助居民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徵、鎖定期限和稅收政策。

其次,要推動產品設計更加精細化,鼓勵機構開發目標日期、目標風險等生命週期型產品,提升服務的適配性。

最後,要發揮專業顧問作用,通過智能投顧或理財經理提供個性化診斷與配置建議,引導居民根據自身年齡、風險承受能力和養老目標作出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