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攜手孫學良院士團隊:加速推動全球固態電池產業化向百年界面難題“宣戰”

2025年7月15日,格林美(002340.SZ)集團與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CASIP)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全球能源材料領域頂尖科學家、三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孫學良教授團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聚焦固態電池正極材料核心技術攻關,共同破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電池產業化難題。

據瞭解,雙方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固態電池產業化在全球技術角逐中搶佔戰略高地,支撐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的新能源革命浪潮,引領全球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隨着全球對新能源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對電池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固態電池憑藉其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成爲行業研究與發展的焦點。但是目前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離子傳輸效率低、結構不穩定,“界面難題”成爲固態電池商業化的最大技術瓶頸。格林美集團作爲全球城市礦山開採的領導者與全球新能源產業的推動者,此次與孫學良院士團隊遵循“精誠聯盟,深度合作”的準則,攜手達成了在固態電池用正極材料技術領域開展深層次研發合作的共識。格林美的固態電池用高鎳三元、富鋰錳基等正極材料將被孫學良院士團隊廣泛使用於固態電池樣品開發中,匹配鹵化物、硫化物、聚合物、氧化物等一種或多種固態電解質材料進行全面性能評估,深入分析材料在固態電池中的實際應用表現,解決百年“界面難題”。雙方將重點關注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相容性、離子傳輸效率及結構穩定性等關鍵實際應用性能,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進。推動解決固態電池在成本、循環壽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核心問題,支撐新能源汽車、無人機、機器人等對長續航的剛性需求,併爲生物醫療、航空航天等高安全領域提供可靠的電源保障,從而奠定中國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的領導地位。

此外,孫學良院士作爲格林美新能源材料技術領域的首席科學家,將持續爲格林美在重點科研項目、研發體系建設、國際研發人才培養以及博士後工作站的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同時,孫學良院士還將共同參與格林美申報國家級重大科技獎項,攜手勇探新能源材料“無人區”,打造原創、首款、高質量的高端產品,助力全球固態電池領域“中國產業方案”革新,搶佔全球市場優勢地位,積極參與全球供應鏈分工。

格林美作爲全球最大的高鎳三元前驅體供應商,早在2019年就開始開發針對固態電池用正極材料的產品,包括高鎳、超高鎳以及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等,在各技術路線均有技術佈局並取得突破性進展,已經實現了固態電池用正極材料的產業化。

本次合作不僅是企業與全球頂尖科研團隊的攜手聯盟,更標誌着格林美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產業化領域深度探索、加速撐起廣闊的全球市場空間。

孫學良院士介紹: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國家首席科學家、國際《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IF=32)創刊主編。現任寧波東方理工大學講席教授,物質與能源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近年來在新型鹵化物固態電解質及其全固態電池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在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Joul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700餘篇,被引用80000餘次,H因子153。申請56項專利(授權26項)。曾榮獲國際權威電池技術獎等榮譽。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和“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主持或負責各類重大科研項目50餘項。

孫學良院士是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CASIP)核心領導成員,並擔任該平臺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深度參與了我國固態電池領域的頂層技術路線制定與重大科研攻關統籌。作爲全球最頂尖的固態電池專家之一,孫學良院士是鹵化物電解質技術路線的開創者,在該前沿方向上奠定了關鍵理論與工藝基礎,引領並推動了整個固態電池體系的發展,對全球下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電池技術的演進具有不可替代的學術與產業影響力。2021年,孫學良院士擔任格林美新能源材料超技術終身首席科學家。2024年,由孫學良院士領銜申報的 “浙江省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成功獲批,該實驗室與寧德時代等全球一流產學研夥伴共同建設,面向動力電池、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儲能等應用場景,聚焦全固態電池核心技術瓶頸與應用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