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揆邀會議卻稱縣市為「繫鈴人」 許淑華遺憾卓榮泰如同背後捅刀
南投縣長許淑華呼籲行政院拿出誠意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引發分配公式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預定週六邀集地方共商解方。卓榮泰天表示,昨日15個縣市長齊聚會議卻演變成地方包圍中央,並感嘆「錯誤已發生,解鈴還須繫鈴人」。南投縣長許淑華對卓說法表達遺憾。她指出,昨日晚間接到行政院邀請參加會議的電話,原以爲院長展現誠意迴應縣市訴求,沒想到卓卻將縣市政府視爲「繫鈴人」、自己是「解鈴人」,一方面箝制地方財源,另一方面又在「背後捅刀」。
許淑華表示,過去立法院提出法案因政黨不同可能各有版本,但經協商後通常採用行政院版本執行。此次財劃法修正案,若行政院認爲執行上有問題,本應提出行政院版本討論,但卻採取覆議方式,顯示一開始就缺乏誠意解決問題。
她強調,地方政府並非提供解方者,財劃法原由行政院主計處依公式計算,行政院若提出版本與立法院討論,問題早可解決。但這次行政院一方面以覆議杯葛,同時限制地方在一般性補助與計劃型補助上的申請方式,使縣市政府預算編列困難,財政經費大幅縮水。
以南投縣爲例,115年度一般性補助款僅39億元,比114年度減少89億元,降幅高達69.5%。減少部分涵蓋正式編制人員薪資、警消加班費、國民年金、農保、老農津貼等基本支出,縣府被迫動用統籌分配稅款支應,財政壓力大增。
許淑華指出,原一般性補助制度設有嚴謹公式,綜合考量各縣市財政缺口、人口規模、教育與社福需求、建設維運等指標,以確保城鄉平衡。新制缺乏透明標準,地方難以預測可用資源,只能靠追加減預算調度,且中央未必提供經費。
她認爲,財劃法修正應由中央協助地方解決財源問題,保障縣市建設順利運作,讓民衆享有更好福利與公共建設。但行政院卻將責任推給地方,限制一般性補助款,例如「班班有冷氣」電費原應由中央負責,現在卻要求地方支付,顯然不合理。
許淑華呼籲,中央過去一年施政幾乎空轉,行政院掌控的一般性補助款也未提出用途。就算多分配給綠營縣市,也未必能有效執行。她期盼13日會議中,行政院能拿出誠意,與縣市政府共同討論公平分配經費,不要再說一套、做一套,這樣非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