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好奇台灣技術?吳政忠喊「供應鏈很強」 看好臺韓未來AI合作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右1)看好臺灣與韓國未來AI合作契機。圖/中央社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聚焦人工智慧(AI)等議題,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臺灣與韓國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但未來AI不是關在國家內發展,而是要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合作,臺韓未來合作機會蠻大。
吳政忠以企業領袖的身分,今天參與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CEO Summit)。他會後受訪表示,今天有與日本、韓國人士接觸,日方提到臺灣在晶片製造、資通訊製造蠻強的;韓國1名教授說,未來生成式AI應用應與臺灣協作。
吳政忠認爲,主權AI是熱門發展趨勢,這不是單一國家自己埋頭推進,而是要想辦法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合作,「韓國跟臺灣既合作又競爭,未來在AI這波,合作機會蠻大」。
媒體詢問,美國總統川普力促晶片迴流美國,是否對臺灣有影響。吳政忠表示,臺灣晶片在全世界製造很強,但未來晶片需求呈現指數成長,不可能所有晶片都由臺灣製造,臺積電及其供應廠商可以走到海外,分散製造,其實是好事。
吳政忠說,臺灣製造獨步全球,不然川普不會一直提到臺積電;川普今天中午發表演說,也提到臺積電在美投資,並稱贊臺灣晶片製造實力。
吳政忠說,人工智慧、尤其ChatGPT帶起的熱潮纔剛開始,「如果100裡,現在剛走在5裡的路徑」,大家要合作、而不只是關在自己國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深知合作重要性,雖在臺灣設研發總部,但也知道韓國有其強項。
吳政忠提醒,韓國在人工智慧企圖心很強,希望成爲亞洲人工智慧創意中心,這點臺灣可以繼續強化,尤其總統賴清德推動5大信賴產業,且希望AI在百工百業廣泛應用,這點非常重要。
媒體詢問,APEC會議期間,各國對臺灣技術有無表達好奇,吳政忠說「當然是我們半導體整個供應鏈」。他表示,臺灣供應鏈很強,不是隻有臺積電1家公司,而是有1000、2000家供應鏈廠商組成,還包含半導體制造Know-How,其實是個文化,這些非常寶貴,必須繼續保持活力。
吳政忠表示,臺灣在AI有硬體制造的優勢,軟體包含創新應用是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希望介接國際、尤其是美國矽谷,工研院也全力協助政策規劃,臺灣目前站在很好的位置上,但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