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敞開大門加大扶持——推動民企更好參與重大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初表示,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等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目前,各地正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引導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爲高質量發展積蓄澎湃動能。
進一步擴大准入範圍
在這場民企與重大項目的“雙向奔赴”中,隨着准入領域不斷拓展,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以投資大、產業鏈長的核電項目爲例。長期以來,我國核電行業以國企爲主導。5年前,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的中廣核蒼南三澳核電站一期工程引入2%的民間資本,是民營資本首次直接入股核電項目。該核電站的二期工程則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間獲批的第三個核電項目,民間資本股比達到10%。
“參股比例顯著增加,表明核電領域進一步向民間資本開放,也凸顯出對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曙明說。
在江蘇,民營經濟已成爲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財稅收入的重要來源。
近年來,江蘇無錫圍繞民營企業重點關切,強服務、重創新、優環境,精準發力打出政策“組合拳”。江蘇南通則明確提出,依託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及時向民間資本推介質態較好、收益穩定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項目,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蘇州市提出要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嚴禁以任何形式增設民間資本准入條件,推動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
在廣東省珠海市今年2月舉行的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珠海市委書記陳勇表示,當前珠海正以“行動方案+若干措施”的方式,構建應用場景創新開放的“四樑八柱”,通過制度供給釋放創新動能,全面推動民營企業、科研機構、產業資本深度嵌入應用場景建設。
從去年初至今年4月底,珠海已分類別、分區域、分批次公開發布160個應用場景機會、218個創新產品和87項場景能力清單,推動各區與企業開展精準對接。
全面清理隱性壁壘
2024年底,浙江對30多家參與過基礎設施投資或有意願參與的民企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於週期較長、投入較大的項目,民企仍有顧慮。
規則公開透明,對民營企業意義重大。爲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小吃共富建設項目,浙江嵊州市委研究決定將項目地塊一分爲二,劃出38畝由城投建設,剩餘39畝由當地民企新銳萬馬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民間資本佔總投資額達56%。“我們以公開招投標形式確定民營企業,確保規則公平公正。”浙江省嵊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招投標活動中排斥民營企業參與投標的行爲,當地作出明確和細化。
市場準入“非禁即入”,全面清理對民營企業設置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深入破解民營企業不平等待遇……江蘇無錫聚焦民營企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強化公平競爭制度支撐、優化民間投資政策環境、助推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提高資源要素保障能力等,讓民營企業家們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當下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企業正積極尋找新的發展路徑。政府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新能源、新基建等領域的項目建設,堅定了我們向這些領域轉型升級的信心和決心。”無錫格蘭德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波說。
不斷釋放民間投資活力
在各地精準施策擴大准入領域、全面清理隱性壁壘的背景下,民間投資活力尚有進一步釋放的空間。
今年以來,珠海市各級政府部門圍繞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海洋經濟等前沿領域,持續釋放場景需求,推動技術供給精準對接,構建起“爲技術找場景、爲場景找市場”的系統機制,爲安擎科技等本地民營企業找到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位於珠海市香洲區的無人機研發公司——珠海安擎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瑩表示,公司已構建起覆蓋飛行前、中、後的全流程智能管控平臺,實現規模化、常態化的安全飛行。劉瑩表示,希望珠海市率先實現該項國家標準的地方化落地,構建低空監視示範區,推動更多試驗場景轉向規模化運營。
今年以來,香洲區通過座談調研、點對點對接等方式,促成26個應用場景合作項目,涵蓋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無人零售、邊坡監測等多個方向。
珠海市無人系統協會會長、珠海市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謝鋒呼籲,持續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和引導,特別是在政策先行、技術驗證、市場培育等環節協同發力,爲民營企業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間。
張曙明介紹,浙江將在交通運輸、能源、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推出更多優質項目,進一步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投資,並在項目推介、審批等方面提供精準服務,幫助民營企業更好了解“往哪投、怎麼投”,不斷釋放民間投資活力。
“江蘇建立了省級民間投資重點產業項目庫,使其在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享受省重大項目同等待遇,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下一步,江蘇還將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兩新’工作,鼓勵民間投資進入更多細分行業領域。”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說。(經濟日報記者 薛海燕 喻 劍 柳 文 蔣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