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演唱會採實名制…黃牛仍抓到漏洞 鐵粉甘願加價1.5萬買票:能進場就值得
韓星權志龍即將二度來臺開唱,上次開賣採實名制仍難杜絕黃牛,警方更查獲黃牛集團勾結境外勢力,僞造身分證協助粉絲實名入場,不法獲利逾新臺幣2000萬元,顯示黃牛手法不斷翻新、愈趨精密。(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韓流巨星G-Dragon(權志龍)即將二度來臺開唱,門票開賣隨即完售,市場上仍不乏高價黃牛票。雖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簡稱《文創法》)修法後嚴懲黃牛,但實務上取締有限,黃牛反而透過新手法規避查緝,另因票源稀缺、市場需求龐大,不少粉絲甘願支付高價購買黃牛票,逐漸形成法規與市場之間的攻防戰。
隨着《文創法》修法後加重處罰,黃牛手法也不再侷限於單純加價轉售,而是隨着法規進化出一套「對抗體系」。以韓星GD來臺開唱爲例,門票雖採實名制登記,但黃牛仍找出灰色操作空間。業者早在開賣前便「先接單」,找到買家、談好區域與加價幅度,再在開賣當日出手搶票。他們抓住購票系統中漏洞,因第2張票可以在一週內「修改資料」,短短七天的緩衝期,就成了黃牛的天堂,只要在期限內找到買家,就能完成合法外衣下的非法交易。
天王周杰倫去年10月開唱掀搶票熱潮,北市刑大事後破獲全臺最大黃牛夫妻檔,手法則是利用搶票機器人大量掃票再加價轉賣,幾年下來搶得上千張熱門演唱會門票,獲利驚人。(圖/翻攝畫面)
粉絲N女士向CTWANT透露,她早在開賣前一個月,就有黃牛主動私訊,問她想要哪一區、能接受的加價範圍,對方保證「開賣當天搶票成功機率高」,要她先匯一筆定金。最終,她以比原票價另加15,000元的價格,買下GD演唱會門票。N女士坦言,雖然明知風險高,但對鐵粉來說,「能進場就值得」。她的經驗也反映出市場需求強烈,只要粉絲願意付出額外代價,黃牛便有生存的空間。
另讓黃牛有恃無恐的,是現行制度下的「執法困境」。根據規定,民衆若要檢舉黃牛,必須提供完整的交易紀錄,例如轉帳截圖、對話紀錄與票券序號等,否則文化局難以立案。問題是,多數黃牛交易都在私訊中進行,付款方式轉向第三方支付、加密錢包或現金面交,讓蒐證變得幾乎不可能。
臺北市議員陳宥丞建議,演唱會售票可以採取「實名制」加「抽票制」,這樣既可以壓縮黃牛操作空間,也能有效降低票券轉賣風險。(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就有提議者指出,自己在嘗試檢舉時,發現管道要求提供「實際交易紀錄」與「具體票券座位資訊」,導致檢舉人必須冒着風險成爲「受害者」才能提供證據,然而黃牛往往只在交易成功後纔會給這些資訊,導致民衆若不與黃牛實際交易就難以檢舉。
對此,臺北市議員陳宥丞就指出,可以將「實名制」與「抽票制」納入購票標準,讓購票迴歸公平競爭的機率,真正保護市民權益。以劉德華演唱會爲例,其實名加抽票機制規定每人僅限登記兩張票,逾期未繳費票券將自動釋出供其他抽票者使用,這樣的模式既壓縮了黃牛操作的空間,也有效降低票券轉賣風險,從日本的成功經驗可見,結合實名制及抽票制,能有效阻絕黃牛與詐騙行爲。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