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F 十週年 蕭美琴盼 AI 治理、能源轉型深化合作
副總統蕭美琴23日出席「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成立十週年圓桌論壇」,以全英文致詞。她期盼GCTF持續演進,在AI治理、供應鏈安全、能源轉型及人道援助等新興議題上深化合作,並共同應對威權政權擴張、假訊息和氣候危機的挑戰,持續成爲民主合作的燈塔。
蕭美琴表示,十年前,臺灣與美國共同提出GCTF倡議,接着日本、澳洲、加拿大及衆多理念相近國家也共襄盛舉。這項倡議最初的想法,是讓臺灣向國際推廣專業知識,後來蓬勃發展成爲國際合作的活躍平臺,透過共享的民主價值和共同目標,連結各地的人們。
蕭美琴提到,過去十年,全世界面臨嚴峻的挑戰—從全球疫情、供應鏈中斷,到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科技轉型及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這些挑戰提醒着,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應對,只有在信任和共享價值的基礎上攜手合作,才能捍衛所有人的和平與繁榮。
蕭美琴向所有合作伙伴表達衷心感謝,包括美國持續支持自由、開放和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日本在救災及海上安全等方面所扮演的領導角色,澳洲對能源轉型及環境永續的承諾,也歡迎加拿大自去年起成爲GCTF正式夥伴,爲GCTF注入新的活力和包容性。
蕭美琴指出,過去十年來GCTF已舉辦數十場工作坊及對話,吸引數千名專家、政府官員和公民社會代表共同參與。討論範圍多元,涵蓋公共衛生、婦女賦權、網路安全、災害防救、人道援助及民主治理等議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強化社會韌性。
蕭美琴坦言,在國際參與方面,許多臺灣人強烈感受到在國際社會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不過這並不妨礙我方渴望成爲國際社會中一股良善的力量,及堅定展現出臺灣提供幫助的意願。臺灣可以幫忙,而且臺灣正在幫忙。
蕭美琴表示,臺灣透過夥伴關係與貢獻,持續證明自己是全球民主社羣中可靠、負責且積極主動的一員,臺灣的經驗展現了民主韌性。展望未來,相信GCTF將持續演進,在AI治理、供應鏈安全、能源轉型及人道援助等新興議題上深化合作。
她期盼納入更多青年、智庫與公民社會夥伴,讓GCTF不僅是一個論壇,更是付諸行動的民主社羣,攜手共同應對威權政權擴張、假訊息和氣候危機的挑戰。也期盼共同秉持信任與夥伴關係的精神,邁向下一個十年,讓GCTF持續閃耀,成爲民主合作的燈塔。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成立十週年圓桌論壇」。總統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