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00/300機櫃出貨爆衝 美系外資按贊3臺廠有看頭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日前參觀鴻海COMPUTEX攤位,受到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的熱烈歡迎。(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隨着NVIDIA新一代Blackwell架構AI晶片(GB200/GB300)推進應用,美系外資大幅上調AI機櫃出貨預期,預估2025年出貨量可望達到3.4萬臺,較原先預估成長超過一成。其中,臺灣三大ODM廠鴻海(2317)、緯創(3231)、廣達(2382)備受青睞,鴻海更被視爲最大贏家。

鴻海今(19)日股價衝上212元波段高點後小幅拉回平盤震盪,唯漲跌幅不到0.5%;廣達早盤報每股268元,跌幅0.37%;緯創小漲0.43%至117元。

美系外資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基於ODM廠最新財報與指引,AI機櫃出貨動能遠超預期。特別是鴻海(2317)預期其AI伺服器機櫃在第三季出貨量將季增300%,第四季還會進一步成長,帶動整體市場樂觀情緒。報告將鴻海2025年出貨預估上調至19,500臺,佔整體市場約57%的市佔率。

報告指出,第三季整體GB200/300機櫃出貨量將達11,600臺,較原預估的10,000至11,000臺明顯上調。第四季在GB300機型放量、客戶需求遞延至年底的情況下,預估出貨將進一步攀升至15,700臺。其中,GB300出貨估達4,500臺,佔比約13%。

美系外資亦首度針對2026年初步展望,指出即使NVIDIA明年晶片產量持平,但若考慮現有庫存延續影響,市場仍有潛力組裝逾6萬臺AI機櫃,長期需求無虞。

在臺廠表現方面,報告明確點名三大ODM的投資偏好順序爲:鴻海、緯創、 廣達。

其中鴻海以強勁的出貨動能與市場市佔率成爲最大亮點;緯創則在產能調整後預期第四季將重啓出貨動能;廣達則因GB300出貨時程集中於第四季,後勢同樣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