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造假掀議!網怒批「學習歷程」對弱勢不公平:淪走後門工具
有網友批評學習歷程和麪試是在讓權貴小孩「走在專門鋪好的人生高速公路上」,絲毫沒有公平可言。圖/AI生成
大學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甄試,有學生錄取多校醫學系後,被爆料其「學習歷程」檔案造假,陽明交大、北醫大召開招生委員會,認定學生檢具的資料陳述與事實不符,拍板撤銷該生正取資格,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爲所謂的學習歷程就是笑話,根本是用錢堆出來的東西;更有網友批評學習歷程和麪試是在讓權貴小孩「走在專門鋪好的人生高速公路上」,絲毫沒有公平可言。
一名網友針對「陽明交大最佳辯士事件」在PTT發文,他認爲「學習歷程」就是笑話,沒有人查證的話很容易造假,也有不少網友認爲學習歷程根本「不公平」,甚至有走後門的可能性,「根本是有錢人家的小孩,階級重製的陽謀工具」、「這就開後門啊,有誰看不出來的」、「事實就是這樣啊,有背景有錢的人才能搞」。
另有網友指出,弱勢家庭的小孩就算分數考贏,透過「學習歷程和麪試」,二階同樣比不過權貴家庭的孩子,直言權貴小孩根本是「走在專門鋪好的人生高速公路上」,完全不公平。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批評學習歷程制度的問題,「直接比父母的職業或資產不就好了」、「有錢有權的就想壟斷啊,除非打掉重來」、「當大家都有履歷時你沒有就等於扣分」、「就是直接表明注重吹牛和表演能力了,把這樣的風氣擴散到學術界」、「就是開後門才改的啊」。
部分網友認爲從前的「聯考」反而較爲公平,也有人提出更加公平的方案,「看看教育部有沒有要改回去聯考」、「早說聯考最公平」、「只有恢復聯考制度纔是王道,其他管道都是靠關係的」、「面試應該要用隨機分派,考生跟考官用抽籤的,在兩個不同的房間,所有資料全部去識別化,問答對話用變聲器交談,纔是真正的公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