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別選文組?作家曝殘酷現實:除非家裡有礦

作家姚詩豪表示,如果孩子沒什麼特定偏好,絕對會引導他去念理組,趁年輕累積更多就業籌碼。(本報資料照片)

高中選組影響到大學科系及未來就業,作家、廣播主持人姚詩豪表示,最近常聽到一種說法,「除非家境寬裕,否則不建議年輕人選擇文組」,他坦言無法反駁,因爲理組想做文組的工作相對容易,反過來則極度困難;並向學生家長喊話,除非真的實力豐厚、家裡有礦,否則不要輕易告訴孩子「念什麼科系都好」。

姚詩豪日前在臉書發文指出,最近常聽到一種說法,「除非家境寬裕,否則不建議年輕人選擇文組(法律、會計這類硬技能例外)。」他坦言,在看過那麼多面臨職涯困境的個案後,無法反駁這句話。

姚詩豪認爲,多數人高中時選擇文組,並不是真的喜歡,只是想避開理組的數學、物理、化學,暫時逃避了學業的壓力,幾年後還是得面對求職的壓力,終究佔不到好處。

姚詩豪直言,念理組若畢業後不想當工程師,要做文組工作相對容易,反過來則極度困難,不過如果孩子真的對特定文組領域深感興趣、充滿熱情,那還是該選文組。姚詩豪透露,身邊就有從小對中文、歷史、外文很有熱情的同學,職涯發展相當順利,不輸工程師。

姚詩豪也向父母們喊話,「除非你真的實力豐厚,家裡有礦,否則不要輕易告訴孩子他可以『自由發展,念什麼科系都好』,因爲他將來出社會遇到求職挫敗時,你可能無法爲你給的建議負責。」

他說,若孩子對文組科系明顯有天賦熱情,身爲父母的他會願意賭一把,給予支持;但如果孩子沒什麼特定偏好,絕對會引導他去念理組,趁年輕承受更高的學習壓力,累積更多就業籌碼,對孩子、家長都比較好。

文章掀起熱議,許多網友都表示認同,「文跨理有個屏障,理跨文就直過去」、「文組路過,非常後悔當初沒選理工」、「有點技術成份比較好,純文科真的很吃力」、「身爲高中老師真的無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