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照片提供/高偉哲同學

人生的奧妙,往往藏在那些與預期全然不同的轉折裡。我們常以爲了解自己、知道哪一條路是適合的方向,有時在誤打誤撞下,走上未曾考慮的道路;走着走着,意外發現新的路更能發揮熱情和潛能。

88年次的高偉哲,三重商工汽車科畢業後,透過甄選入學、考上虎尾科大車輛工程系,並在今年取得臺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所碩士學位,未來計劃投入電動車電池的研發工作。一路走來,他以行動翻轉「念高職就是做黑手」、「升學機會有限」的刻板印象,證明選擇技職教育,同樣能發光發熱。

國9技藝班:探索興趣,決定念高職

而這一切的起點是,國9時他參加「技藝班」課程,每週有半天至一天到合作的高職上課。因爲對數學有興趣,上學期他選擇會計科,實際上課後才發現,會計和他想像的大不同,尤其是自己很不擅長打字和文書作業。

下學期改到汽車科上課。原本對車輛完全陌生的他,開始接觸拆裝零件、認識車子的構造,沒想到這門課程反而讓他產生了興趣,第一次感受到「可以試試看」的踏實感,成爲他探索興趣與未來方向的重要契機。

高偉哲的國中成績不算太好,偶然間,得知有「特色招生專業羣科甄選」的升學管道,便決定報考三重商工汽車科。從小父親因病過世,家中經濟重擔落在母親身上,他的想法很簡單:念高職至少可以學一技之長,如果將來不升學,也能直接投入職場。

「特色招生專業羣科甄選」考筆試和術科:筆試考車輛品牌及基礎物理知識,術科考實際操作,像是拆解機油濾芯、螺絲與螺帽,這些都是他在技藝班學過的內容,做起來駕輕就熟。

高職三年:培養專業知識和技能

高偉哲在高二下學期之前,並沒有特別明確的升學規劃,大致上就是跟着學校課程進度、穩紮穩打地學習。他曾參與技藝競賽選手的選拔,雖然最後沒有入選,但他也看得很開:「就試試看,沒選上就專心念書。」這樣的心態讓他保持彈性,也不斷嘗試不同的可能性。

汽車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系統,從引擎、底盤到電系,每個部分都有專門的知識與操作方式。專業科目包括:應用力學、引擎原理,偏重車輛機構與力學基礎;以及電工概論、電子概論與實習,着重車輛的電子系統與電控結構等。

在實作課程中,學校會按不同系統分門教學,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會基本的拆裝與保養操作。高偉哲說,高職的訓練強調實用,並不會進行太複雜的引擎全拆裝,多着重在基本保養與「汽車修護」丙級證照相關的技能。

「汽車科想要學得好,願意聽指令、勤於練習真的很重要。」只要願意配合老師的指導,按部就班練習操作,進步其實並不難。他也強調,做這一行不能怕髒,「操作機臺難免手會油油的,工作服、褲子、鞋子可能都會沾到油漬。」這些都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實作過程中,更認識自己

「很多人一想到汽車科,就會聯想到修車的黑手,但其實汽車相關領域發展非常多元。」在深入學習車輛相關知識後,他逐漸看見產業中的分工與可能性,例如:車輛設計、電子控制、能源管理等,都是可以發展的方向。

上課時,老師會和他們討論改進車輛現有系統的可能性,例如那時還在研究階段的「煞車回充」功能,如今已成爲電動車的標配。「老師常鼓勵我們思考有哪些東西可以研發,甚至可以申請專利。」

慢慢地,他愈來愈清楚自己的方向,比起反覆拆裝的手動維修工作,自己更喜歡與數學相關、需要思考的內容,對於汽車電控、電子系統更感興趣。

再加上,「電動車的發展日新月異,未來引擎車會越來越少,電控纔是趨勢。」若將來想朝相關產業發展的話,僅以高職的學歷,可能無法從事研發工作。高偉哲後來透過「甄選入學」管道,順利錄取虎尾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

科大四年:確定人生想走的路

念科大四年,課程涵蓋電控、引擎、機構分析、繪圖等專業,除了學習理論知識之外,亦有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實作課,且可到外面實習,理論與實務並重。

被問到學習壓力問題時,高偉哲說自己的數學和物理還不錯,唯獨英文是他的弱項。「英文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愈往上念,當你念研究所時要讀大量的原文報告,滿滿的專有名詞、有查不完的單字,真的很痛苦。」

他強烈建議學弟妹,「不管念普通高中或高職,國文和英文都一定要打好基礎。語文能力影響的不只是學習,還包括未來看文件、寫報告、處理信件,甚至簽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大三時,他開始認真思考未來的職涯方向,多方請益後,「如果真的想做電動車研發工作,碩士學歷還是必要的條件。」於是選擇繼續升讀研究所,憑藉優異的在校成績與專題表現,考取心中第一志願—北科大車輛工程研究所。

研究所期間,除了精進寫程式能力、養成紮實的電控系統知識,也累積許多與業界合作的實務經驗。他的碩士論文主題是《電動巴士雙儲能電池節能演算法》,一次次的模擬與測試,讓他更堅定自己未來想走的路。

若方向確定,念高職可累積經驗

回顧自己一路以來的技職學習歷程,高偉哲說:「如果國中時期,就已經很清楚自己的興趣或性向,或者大致知道未來可能的方向,其實可以考慮選擇念高職。」

他認爲,高職教育的特色在於,讓學生提早進入實作環境,累積實務經驗。以他念汽車科爲例,學校內就設有汽車工廠,環境幾乎比照業界標準;高一至高二平均每週有一至兩天的實作課,學生可以實際操作並接觸真實設備。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爲,關鍵在於是否瞭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如果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高職就是一條很實在的路。反之,若還沒有方向,那就可以選擇普通高中,繼續探索。」

他也鼓勵國三學生可以善用「技藝班」資源,作爲提早探索興趣的起點。「如果你覺得自己在課業上進步有限,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學習,看看自己是否適合技術型的教育路線。」

「其實選擇技職並不代表機會少,重點是要選對方向、找到熱情。」他認爲,相較於普通高中需面對大量學科課程,高職則更聚焦於特定領域的專業訓練,有助於學生提早建立知識架構與實務能力。

對於準備走技職這條路的學弟妹,他也提供建議,「如果你喜歡動手做、有好奇心,又對某個技術領域有興趣,那你很適合走技職教育。」他也提醒,最好先去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內容,「至少先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從一開始覺得「好像可以試試看」,到如今明確立下做車輛電控研發的目標,高偉哲的學習歷程,正是一段從探索到堅定的旅程。他用自己的經驗證明了:人生的路,不一定照着大家的劇本走,在人跡較少之處也能發現發光發熱的自己。

延伸閱讀:

鄉下囡仔變身學霸,成臺灣半導體業關鍵人物》史欽泰:童年這些事,影響我一生

當文藝少女變成公務員+三個男孩的媽》作家李夏蘋:我希望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勇敢做自己

想考高分,讀書不能只「用看的」!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