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影視,來廣東!廣東將打造環珠江口影視產業帶,最高票房獎勵3000萬元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佳楠 深圳報道
5月22日,第21屆文博會盛大開幕,廣東同步重磅發佈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在當天下午的廣東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新聞發佈會上,廣東發佈《關於推動廣東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措施》),共提出15條重點舉措,構建覆蓋院線電影、電視劇、網絡劇、微短劇等影視全產業鏈的良好生態。
近年來,廣東影視產業發展總體良好,扶持了一批優秀影視作品,也規劃出一批未來優秀項目,電影票房連續23年居全國首位,2024年廣東出品電影的票房達到51.6億,佔全國國產電影票房的15.3%。但仍需要清醒認識到,廣東的影視產業還存在一些薄弱的環節,主要體現爲廣東的優秀影視產品還不夠多,影響力還不夠大,產業規模和能級與廣東經濟大省的地位還不匹配。
“這次出臺關於推動廣東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崔朝陽在發佈會上表示,廣東“影視政策15條”,集成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時又瞄準了產業發展趨勢和痛點、堵點,提出更多有針對性的解決舉措,爲影視產業帶來多方面利好。
據介紹,廣東“影視政策15條”對優秀作品扶持激勵力度更大。對優秀影視作品的扶持獎勵涵蓋了創作、播映、發行各環節,最高可給予2000萬元扶持,電影票房獎勵最高可達3000萬元,獲獎獎勵最高可達800萬元,獲得國家專項資金資助的按照最高1∶1配套資助。同時,也鼓勵各市、縣(區)疊加扶持獎勵。
針對廣東影視產業集聚度不高的問題,《措施》提出打造環珠江口影視產業帶,落實橫琴、前海、南沙等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對符合條件企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推動產業帶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針對影視項目融資、交易、發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發行推薦、投資撮合、交易推廣等方面的機制,鼓勵特色院線建設,資助中小成本電影發行,鼓勵優秀影視劇“出海”。在鼓勵影視前沿科技應用方面,對影視製片基地新建外景地、高新技術攝影棚等,最高給予2000萬元一次性扶持。
《措施》爲影視人才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落實好省級影視類人才資助政策,通過中小成本影片扶持計劃、廣東青年電影人才培養“繁星計劃”等,持續加大對青年電影人才培養力度。同時,支持省內高校影視類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支持全國各地影視人才到廣東創業發展。
同時,廣東爲在粵影視劇組提供更好的服務保障。《措施》提出成立省級影視綜合服務平臺,指導全省各地成立公益性影視協拍服務機構,形成“1+21”省市協拍服務機制,同時規範管理,解決劇組後顧之憂。
“今天,‘廣東影視拍攝’小程序也正式上線,公佈了省、市影視管理部門負責人,和各地市影視拍攝服務機構的聯繫方式,以及首批18個拍攝基地和影棚、200多個特色取景點等,後續還將繼續豐富完善更多的影視拍攝資源,小程序還有協拍服務入口,可爲影視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崔朝陽表示。
在深化粵港澳產業合作方面,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影視產業互動頻繁。《措施》提出要落實好CEPA服貿協議關於影視條款,進一步推動各類影視合作交流的機制化,還提出對在廣東立項的影視合作項目給予同等力度扶持,支持港澳影視機構和從業人員來粵開展培訓、考察、採風、交流等活動,推動影視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的融通合作。相信三地優勢疊加,影視合作前景會更加廣闊。
崔朝陽表示,接下來,將細化具體操作辦法,紮紮實實把政策落到實處,全力服務好廣東影視企業,真誠歡迎國內外影視企業到廣東發展,廣東拍、拍廣東,這裡將爲大家竭誠做好服務保障,共同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