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左營南門圓環20日改正交路口 地方盼行人友善

高雄左營南門圓環預計本月20日啓動改造,斥資2.23億元將路口改爲十字路口,可望改善交通、人行空間和停車困境。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高雄左營南門圓環本月20日將啓動改造,斥資2.23億元改爲十字路口,市府稱有助改善交通、人行空間和停車困境;議員從完工模擬圖提出質疑,南門兩側城峰路、左營大路彎幅過大,容易造成視線死角釀事故,民衆也反映路口行穿線過長等問題,希望行人友善措施更全面。

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表示,城峰路右轉左營大路的路口是以轉向曲線半徑8公尺做設計,經模擬行車軌跡,符合道路規範,而擴大街角、縮小轉向曲線,能強制轉彎車減速,加上路口都設號誌,行車彎幅應不致過大。至於庇護島因無空間施作,會再研議。

左營南門圓環是銜接新、舊省道臺17線的重要節點,因應臺積電進駐,預估新臺17線完工後,將移轉逾3成的翠華路車流至南門圓環,尖峰小時交通量由850輛增至2000輛,造成交通打結,爲此規畫改爲十字路口,並增單向3車道,維持路段服務水準。

市府指圓環工程是配合新臺17線南段三期工程和國定古蹟左營舊城「見城計劃」施作,讓見城步道從勝利路段延伸至舊南門,成爲古蹟綠帶「見城之道」,但議員陳玫娟發現,完工後城峰路右轉左營大路時恐彎幅過大,造成視線死角。

也有民衆表示,市府雖規畫左轉車道,行穿線上卻沒設庇護島,建議縮短行穿線長度,轉彎處也減少行道樹遮蔽視線。新工處表示,已取消轉彎段植栽,另擴大街角,增加路口視線距離,間接縮短行穿線長度,讓人行道空間加大,延伸至見城計劃範圍的人行步道。長達14個月的工期也會分3階段執行交通維持計劃,將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