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玉荷包產季倒數大減產 市府培訓農民全力助攻採收
高市農業局今日舉辦「玉荷包產季前教育訓練」,傳授農民採收、包裝及作業安全等重點環節,提前爲產季暖身,助於穩定玉荷包供應、維持市場競爭力。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高雄是全臺最大荔枝產區,玉荷包種植面積超過2400公頃,產期僅2至3周,農民需在極短時間需完成採收、出貨,對勞動力而言是一大挑戰;高市農業局今日舉辦「玉荷包產季前教育訓練」,傳授農民採收、包裝及作業安全等重點環節,提前爲產季暖身,助於穩定玉荷包供應、維持市場競爭力。
高雄市爲全臺最大玉荷包產地,預估年產量約9653公噸,產值可達16億元。其中大樹區獨佔1650公頃,佔全市種植面積七成,爲主力產區。但今年年初低溫雖促使玉荷包普遍開花,開花率達8至9成,但低溫期延長至3月,加上忽冷忽熱與連日陰雨,造成落果嚴重。以早花爲主的玉荷包受損最嚴重,農民普遍反映收成慘淡,僅剩一至三成。
玉荷包即將進入產期,農民全力備戰,高雄身爲全國最大荔枝產區,玉荷包種植面積超過2400公頃,然而僅2至3周的產期讓採收與出貨工作需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高市爲協助農民應對人力壓力並提升作業效能,農業局舉辦「玉荷包產季前教育訓練」,針對採收、包裝及作業安全等重點環節,設計實務課程,提前爲產季暖身。
本次訓練邀集大樹、美濃及屏北三個農業技術團30餘位農業師傅及玉荷包採收生手共同參與,配合果園實際操作與講解,增進參訓者技術能力。課程內容包含玉荷包果實的成熟度識別、正確採收方法以及採收後處理(如拆葉、選果、包裝)的各項流程,並針對高風險的架梯及踩樹等動作,提供現場安全指導。
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透過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方式,幫助參訓師傅們熟悉作業流程,有效提升操作熟練度與執行效率,強化農民在短期內應對產季壓力的能力,也有助於穩定玉荷包供應、維持市場競爭力。擔任訓練講師的邱農場主分享說,這樣的訓練,能讓師傅們在實際進場前熟悉多項關鍵作業,降低操作失誤的機率,也讓農場主在經營管理上更加省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