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玉荷包遇寒害 減產剩1成
高雄市大樹區所種植的玉荷包,今年受寒害影響,產量恐低於1成,讓農民無奈嘆血本無歸。(任義宇攝)
高雄玉荷包荔枝種植面積2340公頃,是全臺最大產地,不過今年受到春季低溫影響,讓玉荷包無法順利結果,不少農民指出今年恐僅有往年1成產量,嘆生計大受影響。高雄市農業局表示,目前已掌握災損狀況,並通報中央爭取災損救助。
高雄玉荷包荔枝年產量超過9000噸,產值達16億元,其中大樹區因水源乾淨、地質偏酸性,所產出的玉荷包荔枝特別香甜,廣受民衆喜愛,不過農民嘆,往年4月就已開始結果實,今年卻受低溫影響,難以結果,恐讓產量大減。
在大樹區種有3甲地的果農劉武利7日受訪表示,每年要投入近百萬元的成本栽種,但今年天氣反覆不定,雖然花開的很多,但至今僅有1成果實結出,投入的大量成本恐血本無歸,希望透過政府協助,至少能回收部分成本。
7日農業部前往大樹區視察災損狀況,農業部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李雪如說明,今年冬季天氣較冷,且低溫期較長,讓玉荷包荔枝開花狀況良好,但在花朵要授粉的季節,遭遇數波低溫寒流與降雨,使不耐低溫的荔枝花枯萎難以結果,以大樹區果園估計,今年恐不到往年的1成產量。
高雄市農業局表示,目前已掌握高雄玉荷包荔枝寒害災損狀況,估計整體產量僅有往年的3成左右,已通知農民可用「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攝田間農損情形,農業局將向中央爭取現金救助,受害果農每公頃有望獲得10萬元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