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土地標售買氣雪崩 去年Q2創新高→今年降價都流標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過去2年高市標售土地,標脫率動輒8成到100%,地價甚至屢創新高。不料去年金龍風暴後,買氣急轉直下,連降價的土地都沒人要。專家表示,建商憂心貸款難、又有限期開工壓力紛紛縮手,大小建商各尋出路,大咖鎖定聯開案,中小型則轉往商業區整合老透天獵地。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
▲過去2年高市標售土地,標脫率動輒8成甚至100%,甚至屢創新高。不料去年金龍風暴後,買氣急轉直下。(圖/記者張雅雲攝)
房市冷颼颼,連土地市場也很冷,高雄市地政局固定每3個月公開辦理土地標售,成爲觀察土地買氣重要指標。
▲去年Q3由城揚建設集團董座楊振宗以私人名義,取得高雄火車站生活圈578.49坪「特商區」建地。(圖/記者張雅雲攝)
今年Q2延續限貸氛圍,整體投標不算踊躍,顯示建商觀望氣氛濃厚。其中,第3標仁武區558坪土地,今年Q1曾流標,Q2底價再下修2600萬元重回市場,仍乏人問津,凸顯買氣相對低迷。
對照2024年上半年,央行9月19日第七波信用管制尚未公佈,市場仍熱絡。去年Q2總成交金額達30.68億元,平均溢價率高達57.5%,脫標率達7成。福懋建設更以單坪151萬元標下高大特區706坪土地,創下楠梓區新高價。
▲高雄高大特區受惠臺積電的產業效應,前幾年買氣相當熱絡。(圖/記者張雅雲攝)
去年進入Q3後,雖限貸尚未發酵,有亮眼個案標出,但整體買氣也開始急轉直下。去年Q3由城揚建設集團董座楊振宗以私人名義,取得高雄火車站生活圈578.49坪「特商區」建地,總價約8.49億元、單價146.8萬元,爲Q3土地標售單、總價雙冠王。但除這筆大案外,其餘土地成交表現明顯放緩。去年Q4買氣更是大跌,土地標售僅進帳1.1億元。
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指出,高價土地交易案几乎都集中在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前,政策實施後買氣明顯降溫。即便中大型建商仍需補充土地庫存,但對高總價土地態度保守,憂心貸款難度與限期開工壓力。加上今年房市尚未完全回暖,短期內持續保守因應。
▲福懋建設去年以單坪151萬元標下高大特區706坪土地,創下楠梓區土地新高價。(圖/記者張雅雲攝)
高雄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陸炤廷表示,金龍風暴後市場利空頻傳,連分戶貸款、銀行資金都遭限縮需要排撥,大幅影響建商購地信心,購地意願明顯下滑。
觀察今年大型建商補充土地庫存,多轉向「捷運聯合開發案」或「促參案」,主因是市區精華地並未降價,與市府合作無須負擔額外土地相關成本,加上聯開案具軌道經濟效益,雖然進入門檻高,但不失爲一種取得精華區段土地的方式,受到不少上市櫃等大型建商青睞。
▲高雄市地政局2024~2025年土地標售一覽。(ETtoday製表)
至於中小型建商,則透過都更、危老重建案整合基地,較不受嚴格貸款上限限制,且只要符合特定條件還能換取容積獎勵,相對容易因應市場波動。
「現在就是房市的低點,人爲打房不可能永遠壓着房價不動。」高雄市場雖暫時低迷,但仍具產業支撐,陸炤廷說:「現在堪稱『打底價』,未來仍有補漲空間,現在是『建商有實力的會撐,沒實力的會跑』,也讓大小建商對於標售土地更謹慎。」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