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蔬果「農藥殘留檢驗」爆多項缺失 6處果菜市場檢驗量能低落

高市農業局每年抽驗農藥品質和抽驗學校營養午餐蔬果農藥殘留,並要求全市6處果菜市場加強抽檢農藥,但審計部日前決算髮現多項缺失。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每年蔬果交易量超過25萬公噸,爲把關蔬果農藥殘留,農業局每年會抽驗農藥品質和抽驗學校營養午餐蔬果,並要求全市果菜市場加強抽檢。但審計部日前發現多項缺失,包括農藥品質不合格者缺乏回收機制、學校抽檢廠商名單有誤,6處果菜市場的農藥檢驗量能偏低,路竹、岡山2處果菜市場近4年度均未辦理檢驗,要求檢討。

高市農業局爲確保市售農藥品質,杜絕非法農藥流入市面,保護農業環境與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每年辦理農藥品質抽驗和學校午餐蔬果類食材農藥殘留抽驗,督促全市6處果菜批發市場檢驗農藥殘留,去年抽檢市售農藥 81 件,發現7件不合格,主要原因爲「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而抽驗學校午餐食材 329件,不合格16件。

審計部發現,農業局抽驗市售農藥檢驗不合格者,雖已裁處廠商並令其回收產品,但後續生產廠商僅稱「產品已全數銷售完畢」全數流入市面,即無法進行回收作業,農業局也未訂定明確回收機制,無法確保農業環境不受非法農藥危害。

高雄市各級學校營養午餐採購由高雄市政府員工消費合作社負責,農業局向其索取食材採購案合格廠商並抽驗農藥殘留。審計部發現,農業局去年辦理抽驗,是以市府員工合作社「108年度」午餐食材採購案合格廠商爲抽驗範圍,比對之下,去年度有8間廠商因此未納管,當中甚至有廠商曾遭抽驗爲不合格,已影響校園食品安全。

除了把關學校營養午餐,農業局針對所轄6處果菜批發市場也會抽檢農藥殘留,但審計部發現,路竹、岡山2處果菜市場近4年度均未辦理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驗,燕巢果菜市場則均未辦理蔬菜農藥殘留檢驗,其餘3處果菜市場的檢驗密度也偏低。以蔬菜檢驗爲例,高雄果菜市場、鳳山果菜市場、大社果菜市場近4年平均檢驗密度爲每公噸0.33、0.04、0.02件,水果檢驗密度則更低。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痛批,市府號稱重視食安,實際卻漏洞百出,完全讓市民與學童的健康曝露在危險之中,檢驗淪爲「做樣子」,更離譜的是校園營養午餐竟還用舊名單抽檢,讓8間廠商輕易漏網,嚴重失職,「孩子每天吃下肚的東西,市府卻連基本抽檢都做不好,真的有夠離譜」,這正是高雄食安防線最致命的缺口。

李雅靜要求市府立即提出具體改進,包括補強農藥檢驗量能、校園午餐全面納入抽檢,以及建立嚴謹的回收追蹤機制,確保問題產品能即時下架。她強調,市民要的是真正的安全,不是市府的口號與敷衍,未來將持續在議會嚴格監督。

農業局表示,針對不合格農藥,己將回收結果及銷燬辦理情形函報防檢署,同時請各縣市政府配合加強稽查該批不合格產品在市面流通情形,並要求生產廠商、經銷商通告零售業者,公告不合格農藥資訊供民衆退換貨,防止問題產品持續流通,市府會針對歷年違規紀錄產品和抽驗頻率較低的品項加強抽驗。

對於學校營養午餐檢驗有8間廠商未納管,農業局解釋其中2家業者已於108年及109年納入抽驗作業,另外2間爲臺南市政府協助抽驗作業,其餘4家爲供應冷凍蔬菜業者和分裝流通業者,原未列入抽驗計劃中,未來將依審計部建議,將其擴大納入抽驗範圍,未來每半年會函請教育局提供最新供應商名單,並更新內容。

農業局表示,岡山、路竹果菜市場今年5月已設置農藥殘留檢驗實驗室,已開始自行進行場內生化檢驗,截至7月已分別檢驗 181、84件;而燕巢果菜市場屬以水果爲主的產地批發市場,蔬菜交易量約佔總交易量僅佔2%。因此過去農藥殘留檢驗較偏重水果抽驗,市府已要求燕巢市場提升檢驗能量並增加蔬菜抽驗比例。

對於全市果菜市場農藥檢驗量能偏低,農業局解釋,目前「農產品市場交易法」並未明定各市場檢驗密度標準,高雄去年113共計抽檢已達58299 件,今年起推動「行動質譜檢測車」進入主要產區,針對季節性蔬果執行320件快速檢測,已請各批發市場市場逐步提升檢驗密度並針對特定季節性蔬果品項做專案抽驗。

高市農業局每年抽驗農藥品質和抽驗學校營養午餐蔬果農藥殘留,並要求全市6處果菜市場加強抽檢農藥,但審計部日前決算髮現多項缺失。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市農業局每年抽驗農藥品質和抽驗學校營養午餐蔬果農藥殘留,並要求全市6處果菜市場加強抽檢農藥,但審計部日前決算髮現多項缺失。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市農業局每年抽驗農藥品質和抽驗學校營養午餐蔬果農藥殘留,並要求全市6處果菜市場加強抽檢農藥,但審計部日前決算髮現多項缺失。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市農業局每年抽驗農藥品質和抽驗學校營養午餐蔬果農藥殘留,並要求全市6處果菜市場加強抽檢農藥,但審計部日前決算髮現多項缺失。記者宋原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