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優先路權 打亂30路口號誌惹民怨
高雄有30處路口因輕軌需優先通過,造成路口紅綠燈號誌週期需重新調整,凱旋路、中山路等大型路口就長年出現「梅花燈」、紅燈過久和車潮雍塞,引發民怨。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輕軌第一階段列車採進站充電,路口號誌會優先轉換讓輕軌通過,因而打亂30處路口號誌週期,導致交通繁忙路口出現「梅花燈」、紅燈過久、車潮壅塞等亂象。交通局表示,明年將更換10處號誌控制器,採同週期設計,不再出現號誌不連貫。
高雄輕軌分階段通車,第一階段籬仔內站至哈瑪星站2017年通車,因沿線站點距離路口間隔一段距離,且列車採電容儲能系統,停靠站點時會在20秒內快速充電、維持行進動力,路口號誌採「輕軌優先路權」,行經路口號誌強制轉爲紅燈。
凱旋路與中山路口是其中一處交通大亂路口,長期出現「梅花燈」受詬病。市議員郭建盟指出,原本一路綠燈、一路紅燈狀況全亂掉,甚至要等到5次紅綠燈變換,才能恢復原狀,上下班時間嚴重塞車,民怨四起。
記者實際觀察發現,上下班尖峰時段若遇輕軌通行,軌道兩側有大量汽機車壅塞,甚至有轎車後車輪和數輛機車壓在軌道上。有騎士抱怨,紅燈秒數太長。
前鎮區興邦里長薛文龍說,該處號誌未設紅燈倒數秒數,騎士曝曬等紅燈,「等到心情煩躁,綠燈時就往前加速行駛,險象環生」。
交通局長張淑娟解釋,一階輕軌因考量列車充電問題,路口號誌設計採絕對優先路權,輕軌經過路口後會直接插入綠燈時相,造成當處號誌週期需「補償時間」,約2至3個週期就能恢復原本週期。
「非要等到民代發現問題,交通局纔想到要改善?」郭建盟不滿說,輕軌行經路口長年交通阻塞,高市府竟未發現問題,既然新式號誌控制器可以解決問題,應盤點輕軌行經的大型幹道,加速汰換控制器。
交通局說明,明年將斥資3300萬元替換10處使用年限到期的號誌控制器,凱旋路、中山路口優先汰換,新式控制器能解決補償機制產生的號誌不連貫,全數在3年內汰換完成。
交通局近年陸續改善,包括部分路段改採輕軌相對優先路權,不允許號誌週期插入輕軌綠燈時相,另增加機車分流時相,成功路、一心路等路口已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