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偏鄉多元共乘 車輛少 難預約
高雄市公車式小黃、幸福共享高雄GO,以彈性運輸方式改善偏鄉交通,但偏鄉7區的公共運輸涵蓋率僅81%,低於中央目標值,共乘服務因量能有限,不敷使用。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爲滿足偏鄉交通不便問題,近10年獲中央補助1億2千萬推動公車式小黃和「幸福共享高雄GO」,但審計部發現全市7個偏鄉行政區公共運輸涵蓋率僅81.64%,低於中央目標值,且公車式小黃常出現違法超載、車輛數少預約不到情形。
高雄市2014年起推動「公車式小黃」,計程車代替公車提供交通服務,收費比照公車。2022年升級推出「幸福共享高雄GO」,整合在地多元車輛提供點對點預約共乘,旗美9區預計年底均可使用幸福共享高雄GO。
截至去年7月,高市在偏鄉布建公車式小黃和幸福共享高雄GO已獲中央補助1億2千萬元。但根據交通部資料,六龜、田寮、甲仙、杉林、那瑪夏、茂林、桃源7區共1萬8387門牌,公共運輸站周邊500公尺所涵蓋門牌數僅達1萬5011站,公共運輸涵蓋率81.64%,低於中央目標91%。
審計部指出,高雄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低於目標值,部分在地長者、學生就醫就學未納列服務範圍,田寮、那瑪夏區涵蓋率更低於8成;公車式小黃受限車型,單趟可載運人數減少,尖峰時段因應大量搭乘需求,發生超載。
審計部發現,去年5、6月「幸福共享高雄GO」美濃線每日平均載客11.4趟,高於交通部公佈「全國專職計程車平均每日載客趟數爲11.3趟」,美濃線預約使用人次高,很難預約,也發生預約未乘排擠實際需求者。
高市交通局表示,高市公車式小黃路線多實施「隨招隨停」,提升民衆搭乘率和接觸率,請業者和地方宣導彈性上車機制;尖峰時段超載,市府已請業者確實依車輛覈定載客數營運,派員不定期稽查,鼓勵業者引進多元車型,提升量能。
部分路線量能不足,交通局表示,增購及汰換車輛擴充服務量能,明訂使用優先順序和實施預約未乘的懲罰機制,未來將評估導入觀光用戶差別訂價、預約時段限制或區域分流,讓有限資源優先服務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