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男中風嚴重昏迷突甦醒 機器人復健輔具助行走

曾男昏迷甦醒後,轉至新高醫院復健治療,透過院內新型機器人復健輔具復健,目前已可站立、短暫行走,同時簡短對答。(非當事人,洪浩軒攝)

曾男昏迷甦醒後,轉至新高醫院復健治療,透過院內新型機器人復健輔具復健,目前已可站立、短暫行走,同時簡短對答。(非當事人,洪浩軒攝)

曾男昏迷甦醒後,轉至新高醫院復健治療,透過院內新型機器人復健輔具復健,目前已可站立、短暫行走,同時簡短對答。(新高醫院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高雄46歲曾姓男子罹患出血性腦中風突然陷入昏迷,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曾男腦內持續出血,病情狀況惡化,家屬得知情況後,決定安寧緩和,並於拔管後轉入呼吸照護中心,但曾男卻奇蹟似甦醒,且生命跡象穩定,隨後轉至新高醫院復健治療,透過院內新型機器人復健輔具復健,曾男目前已可站立、短暫行走,同時簡短對答。

新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柏年表示,曾男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加上自己經營修車廠,長期長時間工作,導致過度疲累,發病前時常覺得肩頸僵硬,但沒有明顯症狀,血管長期受到衝擊,使血管彈性減弱管壁受損,只要受到刺激、疲累、激烈運動等,就會讓血壓飆升,血管就容易破裂出血,進而導致曾男腦出血。

曾男腦出血昏迷被送往醫院急救,經斷層掃描發現是雙側橋腦腦出血,隨後轉入加護病房觀察,但因曾男腦內持續出血惡化且仍昏迷不醒,狀況非常不樂觀,家屬決定拔管放棄急救,但求生意志堅強的曾男竟在拔管後奇蹟般甦醒,並恢復穩定生命跡象。

由於是出血型腦中風,導致曾男患有許多後遺症,包含無法清楚說話、眼球無法對焦、行走困難等,需持續復健纔有機會自行自理基本生活,因此曾男轉介到新高醫院復健治療,如今曾男已可藉由輔助器站立、短暫行走、簡短對答。

新高醫院復健團隊表示,出血型腦中風需藉由長期復健纔有較佳的成果,病發後6個月到1年內爲復健黃金期,以曾男爲例,其腦出血位置位於腦幹的橋腦,也就是人體的生命中樞,因此在制定曾男的訓練菜單,會特別着重於四肢的控制,同時訓練患者利用輔助器加強起身、走路、擡腳等動作。

新高醫院表示,他們在曾男的復健療程中加入機器人復健,使用最新引進軌道式懸吊復健設備及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透過AI感應力量不足的患側,可以避免患者在復健過程中不當的出力,也能幫助加強重心轉移、身體平衡訓練、步態訓練等。

新高醫院朱益仁副院長提醒,腦血管疾病佔國人前五大死因,且出血型腦中風死亡率高達3成,腦中風患者通常都伴隨着三高等慢性病,尤其冬天的溫差變化大,更要留意血壓狀況,千萬不可大意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