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南橫東莊溪橋重建拖16年 居民:路陷人亡

高雄南橫東莊溪鋼便橋土石淤積嚴重,水面貼近路面,此次連續性豪雨過後岌岌可危,勤和部落居民哀嘆,等16年等不到一條永久性橋樑。圖/讀者提供

臺20線南橫公路今年遇丹娜絲颱風及連續豪雨重創,預定10月纔開放正常通行,除外界關注的明霸克露橋外,勤和部落唯一聯絡橋樑東莊溪鋼便橋也逢雨封閉、交通中斷,居民哀嘆「路陷人亡、居民無望」。公路局甲仙工務段表示,若土地徵收順利,鋼便橋今年底可望發包施工。

2009年莫拉克颱風(又稱88風災)重創高雄山區,南橫公路直到2022年5月起才全線有條件通車。此次0729豪雨過後多處坍方仍待修復,因施工環境惡劣,10月30日前梅山口至向陽路段禁止一般車輛通行,一日僅3個時段開放復興等三里民東出通行。

多年來桃源復興以上三裡交通不時中斷,南橫公路91.3公里處勤和部落的東莊溪橋也讓居民寢食難安,該橋爲莫拉克風災後搭建的臨時橋樑,位處東莊溪與荖濃溪匯流處,豪雨封閉不說,溪流上游巨量崩塌土石也成爲不定時炸彈。

劉姓居民指出,橋樑改建擡升工程多年沒有進展,東莊溪橋囤積約50萬立方土石,攔砂壩上游更有多達800萬立方土石,16年來河牀沒有清淤,以致河牀年年回淤擡升,此次7月豪雨下了一週,勤和段河牀擡升目測約7至8公尺,土石只差半層樓就會衝擊撒拉阿塢橋。

「88風災16年,桃源重建歸零,路陷人亡,居民無望!」居民說,勤和部落居民爭取東莊溪橋重建多年,一再爭取、一再落空;南橫在88風災後交通困難,日前更不幸發生5人墜谷意外,橋樑重要性比不上人命,墜谷意外是南橫山區交通環境惡劣的最佳寫照,外人很難想像。

公路局甲仙工務段解釋,東莊溪橋公路局曾發包一次,卻因地主抗爭取消,此次已跟4戶達成共識,準備土地查估,該橋已設計完成,將在便橋下方興建混凝土橋樑,預計今年10月公告招標、12月發包,總工程費1.4億元,盼能順利發包施工,最快明年底啓用,並配合農保署清淤土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