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嬤乳癌痊癒後16年...閃到腰竟發現復發 三大指標不能輕忽
乳房外科教授侯明鋒表示,荷爾蒙陽性乳癌存在長程復發風險,即使確診時未見淋巴轉移,每5人仍有1人復發機率。圖/高醫提供
高雄市72歲張姓乳癌病友在51歲時發現罹癌並完成治療,術後規律追蹤16年,某日攙扶跌倒鄰居感覺「閃到腰」,就醫檢查才發現乳癌併發骨轉移。醫師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存在長程復發風險,甚至有超過半數個案在5年過後才復發,顛覆傳統「5年過關」觀念,三大指標是高復發風險羣,必須提高警覺。
乳癌高居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1.5萬人確診乳癌,其中以「荷爾蒙陽性乳癌」佔約6至7成居冠。
高醫指出,72歲張女士當年察覺左側乳房有異樣,罹患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無淋巴結轉移,術後規律追蹤16年,疑因姐妹相繼過世,看護高齡母親的壓力變大,日前就醫檢查爲乳癌併發骨轉移,打破「追蹤5年就過關」的刻板印象。
臺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陳芳銘指出,病患不能以爲沒有淋巴轉移就能安心,由於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生長速度較慢、治療反應普遍良好,不少病友誤以爲只要撐過5年就能「畢業」,忽略復發風險。
陳芳銘說,國際研究早已證實,荷爾蒙陽性乳癌存在長程復發風險,超過半數個案在5年過後復發,顛覆傳統「5年過關」觀念;高復發風險的病患有三大參考指標,包括腫瘤直徑超過2公分、年齡低於40歲、細胞分裂指數達20%以上,即使病情穩定也要定期回診。
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教授侯明鋒表示,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並不如外界想像般安全,不僅復發時常以「遠端轉移」爲主,確診時淋巴轉移數越多,轉移至其他器官的風險及死亡率均雙雙提升;更可怕的是,就算沒有淋巴轉移,同樣存在復發風險。
侯明鋒表示,一項歷時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顯示,第2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在確診手術後的20年內,每3人就有1人出現復發或轉移,第3期更是每2人就有1人復發。即使確診時未見淋巴轉移者,每5人仍有1人復發。
高醫副院長陳芳銘表示,荷爾蒙陽性乳癌是場耐力賽,治療結束後也不能鬆懈。圖/高醫提供
高醫團隊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存在長程復發風險,就算沒有淋巴轉移,也要提高警覺。圖/高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