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路過不停留 杉林區被遊客遺忘
高雄市杉林區新和社區透過市集行銷社區陶瓷產品。(杉林區公所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位於高雄市旗山與甲仙間的杉林區,曾是農村再生典範,如今面臨產業停滯、人口流失的困境,當地居民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如鳳梨酥、木瓜果乾、防蚊液、陶瓷作品等,試圖帶動地方經濟;無奈地方遊客停留率低,產品銷路受限,產業發展舉步維艱。民代建議,政府應積極輔導社區開發具吸引力的在地產品,才能促進觀光產業蓬勃發展。
杉林區擁有豐富農特產品與自然資源,社區積極推動特色產業,如新和社區的陶瓷與防蚊液、日光小林的薑黃與黃金香腸、杉林社區的窯烤麪包。然而,這些產品雖具特色,卻因缺乏穩定的觀光客源而難以拓展市場,居民只能依賴鄰近市集銷售,勉強讓產品賣出去。
杉林區地處旗山、美濃、甲仙與六龜交界,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然而,許多旅人僅過路、並未停留,知名度遠遠不及鄰近景點。即便社區推出「湯姆生文化路徑」遊程與食農教育計劃,仍難有效吸引遊客駐足。
杉林區公所指出,當地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達28%,少子化問題加劇,區內學校招生困難,甚至面臨廢校危機,莫拉克風災後,社區曾獲得善款挹注,迅速展開重建,帶動地方發展,然而,自2017年重建計劃結束後,社區逐步自立發展地方產業,卻在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下,產業停滯,青年人口外流加劇,每年人口減少超過200人,發展陷入困境。
地方人士認爲,杉林區要擺脫「被遺忘的角落」命運,區域整合發展是關鍵,透過青年創意行銷、退休志工經驗傳承,以更完善的推廣機制才能讓地方產業有機會突破。
旗美地區市議員林富寶指出,杉林區目前難以吸引遊客駐足,主要原因在於社區缺乏鮮明特色,建議政府應輔導開發具吸引力的在地產品,打造品牌形象,才能帶動地方經濟復甦。
當地居民表示,杉林區的基礎設施與交通便利性也是關鍵,若能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改善道路標示,將能有效導入遊客,促使更多人願意在杉林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