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城中學,不該被遺忘的黃埔區學校

開始正文之前,先放個直播預告。

是的,在大家的多番催促之下,新學期的直播下週四開始了。點上方【預約】,開播時會彈出提醒。

說起黃埔區,大家首先會提到的是玉巖中學,是八十六中,也可能是新貴北師大、廣州實驗和蘇元,但很少人會想到科學城中學。

同樣地處黃埔,同樣乘着黃埔的東風,科學城中學這幾年的發展其實也很是理想。本週,我就去了一趟科學城中學,探探這所“低調發育”的學校。

科學城中學地處蘿崗,六號線總站香雪站步行約20分鐘。與玉巖中學僅一河之隔——想起前兩年在玉巖飛無人機的時候,也曾飛到對岸的科中“偵察”。

真正的依山傍水

科學城中學如今的校長姜慶新,正是當年玉巖中學的副校長,見證了玉巖中學從普普通通走向黃埔巔峰。在學校“發育”方面頗有心得,科中也在他到來之後煥發新生。

前天我探校後慣例發了幾張隨手拍攝的照片在朋友圈,有家長驚訝竟然黃埔區竟然還有這樣的學校。校園青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風格別具特色,校園錯落有致,環境優美,在這裡學習頗感舒服。

和玉巖、八十六一樣,已有些歲月痕跡的科學城中學,也將迎來大翻新。

另據悉,建築外立面的翻新也將提上日程。

整個黃埔第三批的學校,要麼是新的,要麼都給翻新了一遍。說真的,這樣的硬件環境,難怪對其他區的學生吸引力如此強大。

辦學方面,科中教師團隊平均年齡41.7歲,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其中90.3%的教師有高三教學經驗,“和諧、務實、奉獻、創新”是科中老師的精神寫照。

目前,2024年科中高一招收12個班,設置有中科英才班(2個)和創新班(4個)兩種特色班級。前者主要對標高考“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招生,幫助學生衝刺985名校。後者文理兼容,綜合發展,幫助學生爲進軍雙一流學校奠定基礎。

科中與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簽訂合作教育協議,共同選拔和培養優秀學生。學生利用節假日時間走進中科院的實驗室,直接參與學習與實驗,零距離與專家學者交流探究。

近三年,學校高考本科率達95%,特控率接近40%,英才班、創新班特控率100%,211率50%。

高二八區聯考,學校區總分排在全區第四位(位列玉巖、八十六、北師大之後)。物理英才1班在全區93個班級中排名第11,物理創新2班排名第22;歷史英才班則在強手林立的黃埔區高居總分第2名(僅次於玉巖的一個班級)。

除了特色班級外,學校經過多年的探索,制定了以“多元選擇,差異發展”爲特色的“適性”課程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三二”小本課程和差異課程。

“四”指學生培養目標:愛好特長、關鍵能力、情感態度、人格健全;“三”指科學、體育、藝術三大基礎校本課程;“二”指校內、校外教育資源。

據瞭解,針對擁有藝術、音樂、體育、傳媒特長和愛好,並有志於往這方面發展的學生,學校會和家長協商,以學校的名義請挑選有經驗的機構進校進行專業課程培養,這是其他公辦學校不太可能做到的。

最後是區老師對大家關於科中的報考建議。

儘管在宣傳方面非常低調,但科學城中學事實上關注度是不低的。2024年,它以649分在第一志願完成錄取,說實話,這超過了我的預期。這意味着,要報考科學城中學,如果沒有絕對的信心超過第二梯度,那麼你只能夠第一志願填報,並且要高出三梯度線一大截纔有機會。

另外一個數據,黃埔區25%的外區生名額,科中距離錄滿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外區生可以大膽填報,分數和本區一致。

結合這次探校的感受,我高中在讀家長的反饋,無論是從校園環境,學校成績和風格來看,我對科中的感受是好評的,科中也值得納入你的考慮範圍,並且尤其建議以下兩類家長考慮:

第一類是有藝術音樂體育美術特長,或者將來有志於這幾類高考的學生。

選藝術中學,其文化水平遠不如科中;選其他高中,你的術科需要在校外自己解決,回到學校進行高考衝刺時,你的文化科複習節奏也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但在科中,他們專門有這方面的安排,這是其他學校不具備的。

第二類是希望找一所有住宿,環境不錯的三梯度學校的外區生。

黃埔學校都很好,但問題是科中更安全。像蘇元,廣州實驗中學,北師大這些學校,外區生二梯度以上是極大概率的事件,你外區報上述學校是不穩妥的,但科中穩妥。科中的加工表現是受到教研院認可的,學校大氣舒適,地理位置也算不錯,確實值得考慮。

最後放一個學校官方二維碼,有興趣的各位自己進羣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