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郵輪暴增近2倍 花蓮港郵輪熱潮迴歸
帶有義式風情的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10月份將於高雄港展開母港航程。(臺灣港務公司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高雄港國際郵輪業務迎來亮眼成績,臺灣港務公司表示,今年全年預報達107艘次,較去年59艘次成長近2倍。下半年更將預計迎接71艘次國際郵輪,含母港航線34艘次及掛靠港航線37艘次,預估可帶來逾10萬人次旅客,爲高雄在地觀光注入人潮與商機,展現招商成果。
臺灣港務公司指出,高雄港母港航線由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Costa Serena)及麗星郵輪探索星號(Star Navigator)領航,航程北向日本那霸、石垣島及宮古島;而探索星號另開闢有別以往的南向航線,前往越南峴港、下龍灣及菲律賓佬沃、科隆島、公主港、長灘島,提供全新南向郵輪觀光航線。
今年4月17日迎賓舞歡迎星凝天蝕2號(SCENIC ECLIPSE II)靠泊花蓮港。(臺灣港務公司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日本商船三井株式會社所屬的「日本丸郵輪」於去年6月30日首次造訪蘇澳港。(臺灣港務公司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過往高雄港母港航線多以北向日本航程爲主,此次探索星號拓展南向航線,提供高雄港豐富多元的航程選擇,充分展現高雄港作爲南臺灣海洋門戶的位置優勢及發展南向母港航線的潛力,未來可望吸引更多郵輪航商以高雄港作爲多元母港航線據點。
掛靠港航線部分,預計也將迎來多艘頂級國際郵輪造訪,包括麗星郵輪領航星號(Star Voyager)、三井海洋郵輪海洋富士號(Mitsui Ocean Fuji)、大洋郵輪里維拉號(Riviera)、挪威郵輪奮進號(Norwegian Spirit)、璽寶郵輪探險號(Seabourn Quest)、挪威郵輪太陽號(Norwegian Sun)及日本郵船郵輪株式會社飛鳥二號(Asuka 2)。其中海洋富士號將於9月25日首航高雄港,飛鳥二號則於12月30日靠泊高雄港,特別的是將會首次待在高雄港迎接新年,未來更規劃於2026年擴增掛靠高雄港航線,展現港務公司赴日招商成果。
此外,太魯閣國家公園受0403地震損壞嚴重,經修復,已在今年7月1日重新開放遊客進入太魯閣臺地及遊客中心、天祥遊憩區、西寶以西之景點、崇德遊憩區、同禮部落、山海聚落小旅行等景點。部分受災嚴重區域如中橫公路沿線的長春祠、砂卡礑步道、燕子口、布洛灣、錐麓古道與九曲洞等地,尚在進行地質評估與復建作業,仍處封閉狀態,暫不對外開放。
花蓮港今年將迎接10艘國際郵輪,其中5航次爲探索型郵輪,4月17日到港的第一艘國際郵輪星凝天蝕2號(SCENIC ECLIPSE II)就是探索型郵輪,該郵輪接連於6月19日及6月21日密集三度到訪花蓮港,旅客對花蓮的天然景色及原住民文化留下深刻印象,認爲花蓮觀光魅力無窮。
大型國際郵輪如11.5萬噸級鑽石公主及8.3萬噸級威士特丹將於明年陸續重返花蓮,每航次將帶來數千名旅客。雖然太魯閣國家公園目前多處景點仍處修復階段,花蓮仍有花東縱谷,如林田山、六十石山等可吸引國際旅客之潛在景點,花蓮港務分公司將持續優化港口場站設施,提供觀光諮詢及便利陸上交通服務,與觀光署及花蓮縣政府共同行銷花蓮景點,爭取更多國際郵輪停靠,讓更多外國旅客親身體驗花蓮天然美景,提振花蓮地方觀光。
臺灣港務公司也提到,隨國際郵輪觀光日益興盛,基隆分公司積極推展蘇澳港郵輪業務,蘇澳港旅運中心自今年6月正式啓用以來,逐漸成爲國外郵輪業者注目的新興靠泊選擇。近期已有多家郵輪公司與旅行業者陸續前往宜蘭踩線,實地勘察港區與周邊景點,展現對蘇澳港發展潛力的高度關注。
據統計,去年蘇澳港共接待1238位國際旅客,另配合蘇花海運疏運完成7589人次的國內旅客運輸,充分展現蘇澳港旅運中心的服務量能。展望今年,預計有5艘國際郵輪靠泊,總旅客人次可望突破3200人。
爲強化港區旅客服務並整合在地觀光資源,基隆分公司與宜蘭縣政府攜手合作,於今年3月啓動觀光踩線活動,邀集多家旅行社及船務代理公司參與。活動中,與會業者親自體驗宜蘭的觀光魅力,深入瞭解港區接待設施、交通動線與觀光路線,評估未來合作與行程設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