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鳳山高中50年蔣公銅像拆了 校友嘆「青春的地標沒了」
高雄市鳳山高中50年蔣公銅像拆了。圖/讀者提供
陪伴鳳山高中學子半世紀的蔣中正銅像,昨日(14日)正式拆除。消息一出,立即在校友社羣掀起熱議,不少人感嘆「回不去的青春」,也有人直言「終於免於威權陰影」。在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之間,這座地標最終走入歷史。
鳳山高中指出,4月內政部正式發文推動《威權象徵處置要點》,建議各級學校拆除蔣公銅像,並同意補助費用。上學期校務會議雖涉及政治敏感,與會者表態不多、討論不熱烈,但最終仍通過「遵照指示,拆除並移存」。
「我們選在暑假進行,是避免影響學生上下學。」校方解釋,7月尚有社團與暑輔活動,延至8月中才聘廠商拆除,原立於校門口通學路旁的銅像,拆除後花圃將整平擴大,方便通行。銅像拆卸完整,暫存於校內倉庫,目前無對外展示計劃。
施工當天正值假期,仍有學生遠遠拍下畫面,迅速在社羣平臺傳開,臉書粉專省鳳飲水機快報貼文寫道「以後,不再有蔣公看着我們上學、撐着鳳中的門面、幫我們顧着大門了」。
留言區涌入各種反應「怎麼被拆了」、「緬懷民族英雄」、「真的拆嘍!」有人涌現回憶說「遲到被罰站時,蔣公就在我身邊」、「太難過了,我永遠記得在蔣公面前跟教官嗆聲的畫面」。
更多人則以幽默化解「什麼都能拆,就是不能拆四樓飲水機」、「誒!等下不是說從正門移到校園裡嗎?」校友嘆「繼鳳關之後,又一個回不去的記憶!」、「本來想趁暑假尾聲回一次鳳中,想不到知名地標已經沒了。」
其他網友認爲「貫徹執政黨意識」、「真的很沒必要」,不少人感嘆轉型正義與地方情感的拉扯下,鳳山高中蔣公銅像從校門口退場,以後只能透過照片重現記憶。
這座蔣中正銅像啓用於民國65年10月31日,正值蔣公逝世翌年的誕辰紀念日。雕塑者是當時知名藝術家謝棟樑,曾多次在全國及全省美展獲獎,也因大量創作蔣公像而爲人熟知。
銅像採站立姿,中山裝四個口袋象徵禮、義、廉、恥,五顆鈕釦代表「五權分立」右手拄柺杖、左手抱書,書籍雖無清晰封面,但多認爲應是「三民主義」。
基座四面皆有銘文,正面爲「總統 蔣公遺像」,左右刻「臺灣省立鳳山高級中學全體師生敬立」與「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東側「禮義廉恥」取自蔣公手書,西側爲「民族救星」,背面刻總統 蔣公遺囑,因歲月侵蝕已難辨字跡。
民國64年蔣中正逝世後,政府大力推動銅像建造,內政部頒佈塑建總統 蔣公銅像注意事項,全臺各地紛紛立像,鳳中這座銅像在蔣公逝世隔年建造,不僅是那段政治氛圍的見證,也成爲數十屆學生的日常背景每天踏進校門,迎面就是制服警衛與高聳銅像。
2017年鳳中78屆校慶,班聯會推出以銅像爲主題的徽章,引發校內外正反辯論。支持者視之爲「共同記憶」,反對者則認爲是「威權象徵」,6年過去,爭議未解,如今在政策推動下,終於畫下句點。
銅像拆除後,有鳳中校友打算號召在蔣公銅像前拍大合照比對今昔,因爲「氣炸了」;有人認爲是校園空間迴歸民主象徵,但也有人心疼歷史痕跡被抹去,一名校友在留言中寫道「他不會抱着橘子、步履蹣跚地闖鐵軌,但我會一輩子記得這位永不下班的守門人。
高雄市鳳山高中50年蔣公銅像拆了。圖/翻攝自Threads
高雄市鳳山高中50年蔣公銅像拆了。圖/翻攝自Threads
高雄市鳳山高中50年蔣公銅像拆了。圖/翻攝自Threads
高雄市鳳山高中50年蔣公銅像拆了。圖/讀者提供
高雄市鳳山高中50年蔣公銅像拆了。圖/翻攝自Thread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