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廢樹枝暴增 議員促設木料銀行
去年山陀兒颱風造成高雄許多路樹倒塌,農業局攜手樹德科技大學與木工師傅,將災後風倒樹木再利用,打造出「風倒木木馬」,促進循環經濟。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高雄近年因颱風造成大量樹木倒伏,其中山陀兒颱風約損壞2500棵路樹,市府最終採破碎處理,由廠商回收再利用或統一焚燒,議員認爲浪費資源也有空污疑慮,籲市府設綠木資材場,提供市民創作學習資源,推動循環經濟。
高雄近年倒塌的樹木、廢棄樹枝平均約1至2萬噸,今年則高達1千多噸,多先堆置臨時堆置場,再委外清運到合法樹⽊處理廠交由業者處理。議員陳慧文認爲,倒塌的樹木其實可善用爲再生資源或教育素材,建議高市府比照其他縣市設立「綠木資材場」或「廢木料銀行」,轉化爲市民創作資源,推動木工教學、藝文手作,加速循環經濟。
經查,臺南市有成立「木料銀行」,將廢樹枝破碎成木料後免費發送市民,鋪於土壤表面能保溼、抑制雜草和減少揚塵,亦增加土壤有機質、調整酸鹼值,有業者則用來凝固禽畜糞便,另也發酵製成肥料。
高市工務局公園處表示,呼應循環經濟和淨零碳排政策,高市各樹⽊處理廠多將廢樹枝製成⽊炭、肥料、SRF燃料棒等,而木料銀行和綠⽊資材場因受限於傾倒樹⽊進場的數量及⼈⼒經費,較窒礙難⾏,長期放置恐衍⽣⽕災風險和環境疑慮,故仍以加速資源化爲⽬標。環保局指將彙整全市廢樹枝數量,建構處理再利用設施與去化管道。農業局去年則攜手林業署,與樹德科大師生和木工師傅合作,將部分山陀兒颱風時傾倒的樹木製成木馬,將廢樹木資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