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房子漲幅4成 年輕人薪水追不上仍想買房

近年高雄房子漲幅逾4成,薪水遠追不上。爭取高雄市長提名的立委邱議瑩今辦論壇與青年對話,專家學者提醒,政府除積極蓋社宅外,應該也要有中間型住宅、住宅合作社及限制產權等多元住宅供給,買不起至少要住得好。邱議瑩迴應,日後將成立「青年安居行動聯盟」,打造適合青年發展的宜居城市。

參與的許多青年認爲,社宅交通若不方便不會想去住,租屋有很多不愉快經驗,所以還是以買房子爲人生最大目標。

高雄市登真文化教育協會舉辦高雄青年安居論壇,邀請專家學者與各界青年座談。「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指出,青年薪水追不上房價漲幅是客觀事實,全世界發達國家都面對同樣問題,政府除積極蓋社宅外,也要健全租屋制度、社會住宅合理分配、提供多元住宅選擇等層面。

彭揚凱說,在國外實例中,土地重劃、公辦都更納入一定比例社宅,或以獎勵容積方式要求開發商納入社宅,所以美國紐約曼哈頓豪宅會出現社宅,等同「帝寶裡面也要有幾戶社宅的概念」,匈牙利甚至有依照小孩人數發放補助款政策。

逢甲大學特聘教授曾梓峰說,我們身處流動的年代,全球有很多發展機會,不見得住同一個地方不移動,但臺灣很多人一輩子都被房子綁架當房奴,其實擁有房子只是選擇而已。政府推動20萬戶社會住宅,需要耗費大量社會資源,高雄要蓋2萬多戶社宅,很多根本不是市區土地,蓋好後真的有人要去住嗎?臺積電還沒來房租就漲3倍,真正的年輕人反而進不來,政策需要有適度的調節制度,應檢視每個城市可乘載的居住環境。

高雄市青年事務委員會青年委員劉庭妍說,年輕租客最怕房東突然漲房租及租屋過程遇上詐騙;她建議社宅抽籤網路直播,公開透明,另外房貸壓力龐大,盼政府更進一步放寬貸款年限,降低房貸月付額。

前青年局長張以理說,很多人年輕時租屋不愉快,所以仍以買房爲最大目標,這是根深蒂固的觀念,需要時間轉變。也有人說,若社宅交通不便不想住,多數年輕人對買房子還是很深的期待。

邱議瑩表示,臺積電等科技大廠進入高雄,未來發展有很多期許,不過土地與房屋價格迅速攀升,也帶來一定的壓力;未來將成立青年安居行動聯盟,廣納各方意見,制定多元選擇的居住政策。

高市府前青年局長張以理參與座談,提及很多人年輕時租屋有很多不愉快,所以還是以買房子最大目標。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市登真文化教育協會舉辦高雄青年安居論壇,「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分享世界各國的住宅政策。記者徐白櫻/攝影

參與座談的房仲業者分享個人看法,他認爲房客與房東基本上是處於對立面,需要調和。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市青年事務委員會青年委員劉庭妍爲年輕世代發聲。記者徐白櫻/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