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車站招商二度流標 卡關高鐵南延成主因

高雄車站在於9月5日截止收件後,因僅有1家申請人而再度流標,民代則認爲,高雄車站卡在「高鐵南延」施工隱憂,沒有業者會想在砸大錢投資後,卻被工地影響施工。(任義宇攝)

高雄車站在今年3月招商失利後,7月中旬調降權利金啓動二度招商,不過於9月5日截止收件後,因僅有1家申請人而再度流標,對此臺鐵將以調整投標審查因應。民代則認爲,高雄車站卡在「高鐵南延」施工隱憂,沒有業者會想在砸大錢投資後,卻被工地影響施工,認爲創造良好投資環境,比降低投資門檻還重要。

臺鐵高雄車站商業大樓,今年3月首度進行招商,不過因權利金過高、車站尚有諸多工程進行等疑慮,在6月停止收件時僅有1家廠商投標而流標,臺鐵在6月23日啓動二次招商,以調降權利金等手段,希望降低廠商投資風險,但截至9月5日仍僅1家廠商投標而再度流標。

對此臺鐵公司表示,已研議放寬1家申請人投標即可辦理資格審查開標,預計在近日辦理第3次公告招商,有望於今年12月完成簽約。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認爲,高雄車站雖具備商業潛力但目前仍前景不明,目前唯一的投資利多僅有捷運與火車帶來的過境人流,對動輒數十億的百貨投資來說,吸引力不足,加上未來還有高鐵南延工程動工,對於投資單位風險恐不小。

張博洋認爲,創造良好投資環境比起降低投標門檻或降低權利金更重要,交通部必須更詳細說明高鐵計劃利多與衝擊評估,高市府則要將周邊都更的規畫及商業聚落整合做好,才能迎來產業與經濟的繁榮;也舉例北高雄的漢神巨蛋、富邦凹子底將形塑完整商圈,若臺鐵與交通部沒有調整招商思維,只從「我手上有棟大樓歡迎廠商來投標」的單向思考,未來流標事件恐怕會重複上演。

市議員許採蓁也說,高雄車站商業大樓再次流標,顯示出招商條件與市場期待仍有落差,但正值南高雄重返發展的重要契機,招商卻連續受挫,讓市民難免憂心未來願景落空,市府與臺鐵應檢討招商模式,不能只在營運權利金比例上做文章,更應提出完整規畫,讓投資者看到周邊交通、商圈串聯及長遠發展的前景。

許採蓁強調,高雄車站定位不只是商業空間,更是南高雄交通與經濟再生的關鍵門戶,若招商持續流標,不僅影響商圈復甦,也會讓公共建設價值打折。或許可朝及早引入旗艦品牌與特色產業的目標來作爲招商重點,避免錯失高鐵南延與三鐵共構帶來的人流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