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5處新住民服務中心爆「社工配置失衡」 偏鄉據點少
高市社會局設立5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提供服務,但新興、鳳山2處中心需服務超過1萬名新住民,遭質疑與其他中心的社工工作量不對等。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新住民人口成長快速已逾6萬人,社會局設立5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提供即時語言、生活、就業等服務,但新興、鳳山2處中心需服務超過1萬名新住民,僅配置2至3位社工,與其他處中心的社工工作量差距2倍以上,且社工異動頻繁,遭審計部質疑恐影響服務品質,而偏鄉6區至今未設置處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不利提供支援。
社會局表示,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個案服務案量、目標值與處遇內容,皆經內政部年度評覈通過,對於新住民人口數較低區域,本局採連結中心、據點、關懷小站合作方式,今年11月將新設杉林區據點,明年新設茄萣區據點,提供在地友善服務。前3前新住民社工離職數爲11人,目前中央補助經費已達上限,無規劃增加社工人力,市府歷年執行成效亦獲全國考覈優等佳績肯定。
高市新住民人口達6萬餘人,社會局爲協助新住民融入在地,2005年起陸續設置5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涵蓋全市38個行政區,中心平時舉辦語言學習、生活適應、就業輔導和親職課程,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輔導和子女教育支持,每名社工會提供轄區個案專業社會服務。
高市5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位在新興、鳳山、路竹、左營、旗山區,截至去年底,服務新住民總人數超過5萬人,各中心分別服務人數爲20630、14612、7134、7208、2573人,配置社工人數分別爲3、2、2、1、1人。審計部發現,各中心每位社工人員平均服務人數,以旗山中心2573人最低,最高爲鳳山中心7306人,相差達2.84倍。
市議員鄭孟洳表示,各區的新住民服務中心社工勞役不均,不僅讓第一線社工過勞,也影響服務品質,再加上偏遠六區尚未設置服務據點,讓需要幫助的新住民家庭難以及時獲得協助,市府應補齊社工人力、避免過度負荷,並儘快在偏鄉設置據點或結合在地資源,檢討績效目標設定,不能低於實際需求。
「社工人力分配與服務人數比例懸殊,且社工異動頻繁,恐影響服務品質。」審計部指,新興、鳳山中心每名社工需服務逾6千名新住民,且新興中心3名社工中1名爲督導,實際工作量更多;而各中心佈設服務據點遍及各區,目前29處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茄萣、田寮、杉林、茂林、桃源和那瑪夏區迄未設置,不利偏遠新住民獲即時服務。
社會局目前委託基督教芥菜種會、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左營社福中心、旗山社福中心辦理5處新住民服務中心,近3年度平均開案數已達76案、電話諮詢量1572通,但審計部發現,社會局與各單位簽訂契約中,僅明定目標值爲全年開案至少 50 案、電話諮詢至少480通,其與實際狀況懸殊,恐影響績效評估精確性與管理效能。
路竹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社工表示,目前每名社工依規定需分配至少25名個案,中心不時舉辦活動時,社工就需在週末加班,且爲了配合個案工作時間,也常需利用晚上加班訪視家庭,若遇到新住民遭家暴、文化適應等棘手問題,付出的心力會更多、工作壓力更大,且路竹中心需服務全市11區新住民家庭,「工作量不輸市中心新住民中心」。
高市社會局設立5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提供服務,但新興、鳳山2處中心需服務超過1萬名新住民,遭質疑與其他中心的社工工作量不對等。記者宋原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