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的執行堅守:法官帶着留置針跑現場

三伏天的太陽跟下火似的,馬路上的空氣都帶着熱浪,溫度計指針一個勁往40度上衝。執行局的M法官最近成了單位的“特殊風景”——每天上午紮在醫院輸液,胳膊上還留着留置針,下午就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要麼對着電腦敲法律文書,要麼跟被執行人約談,忙得腳不沾地。

這一切源於半個月前,M法官在連續跑了三個外地現場後,一頭栽在了警車旁。同事們把他送進醫院,檢查結果讓人揪心:不到40歲的人,頸椎脫節壓迫得胳膊發麻,一擡頭就頭昏目眩;腰肌勞損犯起來直不起腰,醫生說再拖可能要手術;加上心律不齊和長期熬夜導致的缺氧,病歷本上列了一長串毛病。

住院手續剛辦完,M法官就坐不住了。“手裡那幾個案子,再不推進就過時效了。”他拿着醫囑跟局長“談判”,最後達成妥協:上午住院治療,下午回單位處理緊急事務。可真忙起來哪有邊界?有個農民工工資案,被執行人躲在郊區倉庫裡,M法官帶着助理和法警,頂着正午的烈日就過去了。法警心疼他,想替他拎案卷,他擺擺手:“我這手還能動,別耽誤時間。”倉庫裡沒空調,半小時下來,他的制服能擰出水,留置針的膠布被汗水泡得發皺。

同事們都勸他歇着,局長更是急得拍桌子:“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倒下了,案子才真要耽誤!”M法官只是笑笑,指着桌上的卷宗:“這個案子當事人等着錢給孩子交學費,那個要給老人治病,都是火燒眉毛的事。新同事接過去,前因後果摸不清,耽誤的就是人家的日子。”

大家看着他一邊揉着脖子一邊改文書,看着他靠在椅背上緩解頭暈,心裡又敬又疼。誰都知道,他不是鐵打的,只是把當事人的急難愁盼看得比自己的病痛重。這高溫天裡,他胳膊上的留置針像個小小的標記,提醒着所有人:每份執行到位的案款背後,都有這樣拼盡全力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