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臺灣有事」中日緊張 他曝臺日友好關鍵分水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臺灣有事」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關係震盪。美聯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言論,中日關係緊張,外界好奇爲何臺日如此友好。政治評論員黃𬀩瀚在Threads發文,其實,臺灣跟日本以前也沒現在這麼好。

是因爲2011年「311大地震」之後,黃𬀩瀚表示,臺灣捐了200億日圓,是世界捐款最多國家,震驚了日本人。日本人不理解,臺灣爲什麼對日本這麼關心?這麼好?更不理解爲什麼日本政府要礙於「第三國」的外交壓力,從來不敢「感謝臺灣」。連在2012年的地震週年追思會,都沒邀請臺灣的代表上臺獻花。

黃𬀩瀚表示,於是日本民衆開始自發接力感謝臺灣,善待臺灣的觀光客,終於在換首相之後、野田佳彥2012年底換安倍晉三,2013年臺灣的代表沈斯淳出席追思,這年中國就缺席了。「善,可以帶來更多的善;恨,只會讓彼此糾纏」。

「你說臺灣人對日本特別好嗎?其實也不是。」黃𬀩瀚表示,2008年5月,中國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臺灣也慷慨捐出新臺幣70.5億元前去救援,這個數字比日本311的新臺幣68.4億元還要更多。「Taiwan can Help!Taiwan is supporting !願善,帶來更多的善,別讓仇恨蔓延」。

其他網友表示,「311真的是個分水嶺,在那之前日本人不能說是討厭臺灣,應該說是完全無視‧‧‧一直到311之後,開始有一系列震災的報導,還有日本人自發感謝的新聞等等,才讓雙方關係更密切」、「臺日的友好是慢慢堆積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每次看到日本人還在感謝311臺灣人的善心,而臺灣人也會再次感謝921時日本支援搜救隊,都會再次相信國民與國民之間還是會有這種純粹互助的善意,而不是隻有利益而已」、「認同,善可以帶來更多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