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牽動2027
(圖/總統府提供)
觀察視角若從臺灣島嶼浮出,除了烏克蘭、中東戰火猶存,遠近所及若非各種「政治軍事動盪」,即是「關稅產經荒蕪」。而這一切的絲縷牽引最終,令人心驚的幾乎都是緊繫直達今後的「臺海戰局」!2027年的兩岸軍事風險,沒有因大罷免或藍白合有所改變。
日本自民黨週末剛選出「準首相」的新總裁高市早苗,姑且不論這位靠着麻生太郎等派系勢力最終力挺方能勝出的女強人,今後能否掙脫「老爺子們的掌上娃娃」的權力困境?未來已經有兩大困境,最快10月即將爲她量身訂製:
一,美日新領袖對話中,川普是否將得體接納這位「陌生、沒交情」的女首相?二,在這抗戰80週年的歷史敏感期,與北京缺乏信任關係的高市,是否無可避免將迎來重新倒退、甚至速凍、歸零的中日關係?
原因無他,高市自認繼承了「安倍晉三路線」,長期與臺日獨派、民進黨、甚至賴清德個人關係頗深,她多次訪臺且在今年4月甚至在總統府站在賴清德旁,強烈重申「臺灣有事、日本有事」的政治結盟立場與軍事暗示。
從北京的角度,高市早苗可能是歷來「臺獨立場最濃」的未來日本首相!高市此前也宣佈她甚至可能「推翻、重談美日關稅」;日本的內政治理能力尚未可知,年底前因爲她所旋動的日本嚴峻國際地緣政治動盪,已經彷彿就此註定。
當然,真正動盪與否的年度大戲,已經系諸於10月底APEC期間將進行的「川習會」且毫無懸念了。但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將在10月25日擴大慶祝「臺灣光復節」,這極可能是「九三閱兵」作爲歷史性「兩岸軍事宣示」的延續,據此在「川習會」前正式且最新的重大宣示與定調:今後包括所有「中美關係」任何框架在內,所涉及「臺灣問題」的歷史定位與解決方式。
儘管川普就任後對臺灣問題曖昧疏離,習近平仍很有可能借由這次川習會,「第一次(甚至是最後一次)」向川普當面表達,甚至要求美國具體表態「反對臺獨」的清晰立場。
如今世間趨勢正在走向「軍事極端」,國際政治逐漸以「軍事實力」重組或建構區域的結盟與對峙關係,「國力即軍力」顯得赤裸而直接,美國軍事霸權的傳統正在被解構中。軍事戰略家普遍認爲,2027年仍是臺海風險最高的關卡!
川普的關稅戰仍在衝擊肢解着全球每個國家的核心產業。除了要求盟國提高軍費、要求順差國高達數千億美金投資美國,美國政府如今還正在透過穩定幣、虛擬貨幣的「資本金融戰」,暗中吞噬全球資產、攤提全球美債。這一切都使得全球所有國家地區「領袖」的責任變得無比艱辛。
民進黨與賴清德執政團隊面對這些動盪,能力顯得破敗且落後,尤其黑箱中的臺美關稅談判,無疑還有更多重拳襲來。然而新任國民黨主席呢?盧秀燕、柯文哲等所謂「藍白合」又有多少面對世局挑戰、化解2027兩岸軍事風險的格局與能力?話說,北京真有「在意」藍白合不合,來決定兩岸今後的未來與進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