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馬頭山廢棄物清運期限 挨批流於形式
今年初高雄內門區馬頭山遭不法集團濫倒2800公噸鋁渣、營建廢土等廢棄物,半年多過去未見清除,現場飄散着化學、重金屬混雜的臭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馬頭山2月間被查獲有不法集團涉傾倒鋁渣等約2800公噸廢棄物,檢方起訴7人,高市環保局命令7嫌昨天前清除,但清運進度仍爲零,地方怒批市府「被動」、所定清運期限根本流於形式。環保局今派員現勘,預計將全案送請強制執行。
環保局今進場確認狀況後,會依廢棄物清理法71條代爲執行清除,並依行政執行法向7名涉案人提出強制執行、扣押財產,來請求清除費用,預估清理費逾5千萬元。
臉書粉專「不演了新聞臺」昨分享立委邱議瑩先前要求市府清理馬頭山廢棄物的貼文,並指出「報告邱議瑩委員,本人剛從馬頭山離開,截至21日下午3時30分之前,完全沒有清運,也沒有任何即將清運的部署。該震怒了」。立委陳菁徽也貼出照片說,「今天熱騰騰圖片支援,現場沒有任何動靜」。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昨下午在現場等候,未見環保局或涉案犯嫌現身,地方期盼多時的清除計劃仍無動靜。「無進展完全在預料之中。」黃說,7名行爲人根本無力執行,真正「藏鏡人」未被追究,市府所定清運期限根本流於形式。
她也說,清除動作不容再延遲,即便啓動代清除,環保局須給出清楚的計劃與時間,才能對居民與社會交代。
該批棄置廢棄物目前用藍白色帆布覆蓋,以免廢鋁渣接觸雨水產生氨氣、甲烷,但高雄今年曆經多次颱風、豪雨,部分帆布已破損,灰黑色土塊裸露在外,伴隨電子產業絞碎料及廢風管、滅火器、營建廢土等,偶爾散發着化學、重金屬混雜的臭味。
黃惠敏說,最近又有颱風,若碰到強風、豪雨,她擔心廢鋁渣恐隨雨水滲入土壤,只要這批廢棄物多留1天,馬頭山環境就要多承受1天風險,市府也是棄置點的地主之一,爲何不先負起清除責任,先清償再追償,訂1個對方無法執行的期限,宣示大於實質意義,根本沒作用。
高市環保局表示,今早會進場確認,如果行爲人未清除,將依廢清法及行政執行法相關規定辦理。
馬頭山棄置點部分爲市府土地,部分則爲私有地,今年2月被倒營造廢棄物、廢鋁渣,檢警逮到7嫌,並依廢清法起訴,但產源未明,且仍有部分犯嫌在逃通緝中,被起訴7人僅爲載運廢土司機,各挨罰300萬元,並限期本月21日前完成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