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當選日首相 學者:預期外交政策「跟安倍路線差不多」
日本學習院大學政治系教授江藤名保子21日指出,預計高市早苗外交政策會延續安倍路線。(記者廖士鋒/攝影)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當選新任日本首相,成爲日本憲政史第一位日本女首相,對於高市早苗的外交政策走向,日本學者分析,預期未來高市的外交政策上「跟安倍路線差不多」。此外由於中國大陸已經是「威脅」,不論誰當首相,能走的路已經很窄了。
由陸委會委託政大國關中心辦理的「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18日在臺北遠東香格里拉大飯店舉行,會議期間高市早苗當選爲日本首相,參加研討會的日本學習院大學政治系教授江藤名保子做出上述分析。
她在發表的論文「中國近期對日魅力攻勢:改善與施壓的雙重策略」中表示,在日本,大部分的人的觀點是必須有反制中國大陸的實力,同時也持續地認爲他們是一個夥伴、並會提供經濟上面的機會,但是也很擔心比如說生產製造上的問題,尤其最近供應鏈開始出現問題,因爲有各種不同的限制。
她指出,到底要怎樣管控中國大陸的風險,已經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不只是對日本,而且是對所有的中國大陸周遭的鄰國來講都有的一個問題。
她也爬梳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外交路線方針與願景,包含「四大倡議」等,她分析,除了要看北京的敘事,也要看實際他們都做了什麼,北京政府其實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強迫國際社羣符合其敘事,因此在公共的輿論上是比較弱的。
高市早苗21日當選爲日本新任首相,江藤名保子表示,高市早苗女士已經成爲日本第一位的女性首相,「我認爲她其實對於中國還有南韓已經有非常明確的觀點」,預期未來高市的外交政策上「跟安倍路線差不多」。
在問答環節,江藤名保子指出,中日之間的歷史的糾紛,還有二元對立,2010年前後就有的一些議題,像釣魚臺的問題,或是中國大陸漁船進入日本的海域,然後被驅逐,或者是經濟的脅迫與限制等,發生這些事情之後,「我們就發現說,我們對中的舉措必須要採取遏制還有合作的做法,因爲我們之間的摩擦跟衝突其實是根植於歷史中,還與領土主權有關」。
她強調,狀況在2010年已經大幅的扭轉,她直接形容中國大陸是「威脅」,並強調雖然日本政府並不直接使用這個詞彙,但是其實對整體日本社會來說的話,「的確中國是一個『威脅』」。不論接下來是哪一位首相,其實他們能走的路就已經很窄了,因爲中國大陸已經採取了針對美國的衝突外交路線了,所以選擇並不多,對所有的亞洲國家來講狀況都一樣。「我們首先要先觀望,然後再決定我們接下來要採取的做法」。「或許要更加堅定,要跟美國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