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預計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2%甚至更高
6月25日,記者從高盛在京舉行的宏觀和股票策略分享會上獲悉,高盛認爲,中國經濟短期增長韌性仍足,預計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5.2%,且該預測仍有上行空間。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王立升表示,出口與部分製造業投資是今年宏觀經濟增長超預期的部分;同時,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帶動下,宏觀經濟增長動能從出口拉動向政策驅動的內需轉換已顯示出一定信號,這一趨勢在下半年或將更明顯。
高盛在今年5月中旬上調了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的中國GDP環比增速預測,並將2025年全年GDP增速預測上調0.6個百分點。其中,高盛對於中國2025年出口量增速預測上調5個百分點,將淨出口對中國GDP增速的貢獻由前值的負0.5個百分點,提高至0.1個百分點。
具體到宏觀逆週期調節政策看,今年財政支出有力地爲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撐。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安排,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爲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據高盛測算,今年前5個月,政府部門已使用約5萬億元資金規模。“剩下的7萬億元資金規模將爲二、三季度政府支出提供持續保障。”王立升稱。
不過,考慮到地緣政治擾動帶來的出口不確定性,以及去年三、四季度的高基數影響,王立升認爲,要實現全年5%的增長目標,下半年宏觀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發力。接下來財政政策仍是宏觀政策調整最主要的抓手,貨幣政策則需要提供適宜的外部流動性環境。
“5月份央行‘雙降’(降準降息)之後,我們認爲央行可能會在四季度再進行一次‘雙降’,具體包括50個基點的降準和10個基點的降息。”王立升表示,由此配合財政政策穩定經濟增長。展望明年,高盛認爲央行還會進行兩次降息,每次10個基點左右。這意味着政策利率在現行水平上還有30個基點的調降空間。
提振消費和擴大內需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發行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備受外界關注。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信息,今年已先後下達兩批合計1620億元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從政策效果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31日,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5大品類合計帶動銷售額1.1萬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王立升認爲,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資金下半年有加碼空間;同時,全國範圍內的育兒補貼發放,在未來幾個季度也有望看到更進一步的進展。
在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王立升進一步指出,今年政府部門消費預計將會有更明顯的改善,全年增速有望達到5%;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則可以爲居民消費提供託底作用。
“部分省市出現國補暫停或調整的現象,說明需求還在,財政部此前也提到爲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所以下半年如果耐用品消費出現明顯回落或資金不足的情況,通過特別國債擴容提供一部分支持也有一定的可能性。”王立升稱。
在擴大內需過程中,王立升認爲,投資仍然是關鍵。對於當前外界關注的“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的問題,他分析指出,評估政策有效性的框架中,資金、項目和官員激勵是三個關鍵因素。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總體充裕,AI技術的發展也爲地方政府尤其是沿海發達省份提供了投資項目;而對於政府官員的激勵框架也在逐步更加清晰。“在政策執行中也體現了提高投資效率的一些思路。舉例來說,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資金分配會向前期工作成效較好的地區適度傾斜,這樣的思路更有利於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由此也會帶來投資效率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