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39度還喉嚨痛「不是流感」 醫揪元兇:傳染力強

7歲男童高燒到39度,還有喉嚨痛症狀,結果確診猩紅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日一名7歲男童高燒到39度,還有喉嚨痛症狀,家長擔心感染流感,但經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檢查,發現男童除發燒,還有皮膚紅疹、扁桃腺腫大及草莓舌等症狀,最終確診爲猩紅熱,該病症好發於5~15歲的孩童,且傳染力強,提醒家長髮燒不一定是流感。

張弘昨(24)日於臉書粉專指出,7歲男童高燒至39度,還有喉嚨痛症狀,母親擔心感染流感,但經檢查發現,男童的腹部皮膚出現紅疹,觸感粗糙,此外頸部和臉頰泛紅,伴隨扁桃腺腫大及黃色分泌物,舌頭還腫脹如草莓。

張弘判斷,男童罹患「猩紅熱」(Scarlet fever),給抗生素治療,使用藥物不到3天就退燒,喉嚨不再疼痛,紅疹也明顯消退,症狀大幅改善。

張弘表示,猩紅熱是由A羣鏈球菌(又稱化膿性鏈球菌)引起,好發於5~15歲孩童,常見症狀包括髮燒、扁桃腺發炎、噁心嘔吐、倦怠,並伴隨砂紙般觸感的皮膚紅疹及草莓般腫脹的舌頭。

張弘提醒,猩紅熱的傳染力強,使用抗生素可縮短病程、降低傳染力,並預防風溼性心臟病、鏈球菌腎炎等併發症,並強調發燒不一定就是流感。

根據疾管署網站,猩紅熱是藉由接觸患者或健康帶菌者的噴嚏或咳嗽的飛沫傳染,或是接觸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傳染,流行季節以冬末至初春爲主,潛伏期爲1~3日,未經治療的患者,可傳染期10~21天,若給予適當治療則可縮短爲24~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