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貧窮嚴重!救助協會擴大發放食物包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夾擊下,自今年1月起,臺灣65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報系資料照)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夾擊下,自今年1月起,臺灣65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同時經濟戶長65歲以上的家庭,高達近5成約116萬戶,落入最低所得組,支出大於收入。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除擴大發放食物包外,未來3年也將在全臺建置30座偏鄉「惜食中繼倉」,提供物資給長照據點與文健站等免費供餐點。
據主計總處公佈今年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以食物類漲3.85%最高。而高齡家庭的1月至2月平均CPI則較上年漲2.3%,其中食物類就漲了4.12%。據1919食物銀行2023年所服務的6717戶弱勢家庭,其伙食費支出平均佔每月總支出的39.85%,物價上漲,對高齡弱勢家庭的衝擊特別大。
如離婚的陳哥育有一子,原住臺北,曾長達20年在家照顧中風的父親。因沒穩定工作,所以也沒退休金。期間就靠政府的補助與兒子半工半讀,勉強維持生計。後來父親過世,獨子在31歲時罹癌過世,留下貧病交織的他。陷入絕望的他,透過朋友及時介紹他向1919食物銀行求助,提供1919食物包。此外,陳哥因積欠保費1萬6000 元,導致無法申請國民年金,透過1919急難救助金支付後,目前陳哥已可每月領取4000元國民年金,不用再鎮日憂心,輾轉難眠了。
1919食物銀行表示,過去14年來透過每兩個月一次的食物包,至今已發出32萬多份,陪伴了逾7萬戶次的弱勢家庭。而未來3年內還將在全臺偏鄉建立30座中繼倉,供應各地長照據點與部落文健站免費食材。1919食物銀行呼籲全臺愛心民衆能踊躍支持,有錢出錢,有物資捐物資,共同守護更多弱勢高齡家庭,讓他們三餐不炊,溫暖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