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臺灣貧窮率!227萬窮人無補助 民團籲衛福部改革社救法
芒草心慈善協會呼籲,衛福部應迴應民意積極改革社會救助法,並提出無家者專法草案及立法時間表,以充實「強韌社福制度」的正當性基礎。(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近日排審「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時,召委劉建國當場要求衛福部應在2個月內將草案呈送立法院審議, 芒草心慈善協會呼籲,衛福部應迴應民意積極改革社會救助法,並提出無家者專法草案及立法時間表,以充實「強韌社福制度」的正當性基礎。
依臺灣的《社會救助法》的貧窮線定義與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計算,臺灣的實際貧窮率是12%至13%的全國人口(約爲280萬人至300萬人),而2024年底的中低與低收入戶人口總計僅佔全國人口的2.3%(約爲53萬人)。亦即,「實際貧窮率」與「合法貧窮率」的落差,達到全國人口的10%,有227萬到25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卻無法取得中低或低收入戶資格。
芒草心慈善協會表示,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資格是我國的「合法貧窮者」認定的基準,許多涉及貧窮認定的福利政策都會參照「是否具有中低或低收入戶資格」來決定補助額度,但卻有至少220萬人即便符合法定貧窮定義,也難以取得「合法貧窮者」的資格認定。合法貧窮率遠遠不足以反映實際貧窮率,政策依據嚴重失真,造成社會安全網的破洞百出,如果不從根本改革過時的審查規定,即便新增近貧範疇、虛擬收入折算機制,仍然接不住許多窮困的人民。
芒草心慈善協會說,即便近7成的無家者有工作收入,卻不足以租屋,令人憂心的是,高達9成以上的無家者竟無法取得低收入戶身分。事實上,許多無家者的心聲,仍是期盼有個適宜人居的穩定住處,這纔是他們最根本的需求,需要透過低收入戶的資格認定與穩定支持,讓無家者有信心繳交房租,停止身心在街頭的耗損,並有助建立穩定就業的基礎條件。
芒草心慈善協會呼籲,既然兩大在野黨都不反對,主流民意也過半支持,此時便是具有高度正當性的時刻,那衛福部還在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