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搶著要!臺南四大再生水廠日供8.1萬噸 幾乎全給臺積電

永康再生水廠分三期興建,預計明年底全部完成後日可供再生水2萬噸。圖/水利局提供

臺南市積極打造半導體、AI及綠能產業聚落,高科技產業用水需求暴增,再生水成爲關鍵資源,議員關切再生水供應量能,水利局指出,目前安平、永康、仁德及南科4座再生水廠每日總供水量達8.1萬噸,主要供應臺積電等廠,但仍供不應求。國土管理署已覈定增設新市再生水廠,預計2031年可供水,屆時再生水總量可望再提升。

水利局長邱忠川指出,臺南市推動再生水廠建設,目的是強化水資源永續利用、確保工業用水穩定,南科園區再生水廠已於2023年全期完工,日供2萬噸;仁德再生水廠則與奇美實業合作,預定2025年4月上線供應0.8萬噸。

永康再生水廠總經費31.97億元,分三期推進,第一期已於2022年完工,每日供水0.8萬噸,第二期將於2024年9月營運,最終2026年底完成後可供2萬噸;安平再生水廠是南臺灣規模最大,總預算41.91億元,2023年已啓用第一期供1萬噸,2026年12月全面完工後,日供水量將達6萬噸,成爲南部產業穩定用水的重要支柱。

新市再生水廠則是臺南下一階段重點工程,位於國道8號與南135線間,總計劃經費107億元,國土署已覈定第1期41億元,含新市水資源回收中心31億元與再生水廠10億元,預計2031年啓用,初期供水0.9萬噸,最終達1.8萬噸。該廠將整合新市、善化、安定地區污水,補足南科及周邊產業需求。

議員蔡淑惠指出,安平與永康兩廠合計建設費逾70億元,主要供應臺積電,再生水費兩年收入超過10億元,建議成立專款專用基金,用於後續建廠與維運。水利局迴應,以公務預算編列並無問題,基金與預算方式效果相同,目前暫維持現行制度。

水利局表示,再生水需客製化符合高科技廠商製程需求,面對氣候變遷與水資源壓力,也是「城市小水庫」概念,可穩定工業供水、強化投資環境,也可釋放更多自來水供民生使用,持續擴大供應,成爲支撐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礎設施。

臺南安平再生水廠明年底全面完工後,日供水量將達6萬噸,南部規模最大。圖/水利局提供

永康再生水廠分三期興建,預計明年底全部完成後日可供再生水2萬噸。圖/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