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大半導體技術人才培育基地 開幕

高科大「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在產官學研各界貴賓共同啓動下正式開幕,打造一座專門練設備工程師、製程工程師的專業人才培育,以及半導體業界服務與驗證的最佳場域。 李福忠/攝影

南部半導體大S廊帶已延伸北到嘉義、南到屏東,在半導體業南遷趨勢下,預估每年需要新增1.4萬的專業人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今(19)日在楠梓校區盛大開幕,高科大半導體系、電機及資訊學院將攜手南部夥伴學校,共同針對產業需求培訓專業人才。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左)頒贈感謝狀給聯電執行廠長莊裕智,感謝聯電捐贈全臺大學首座的黃光微影產線設備跟高溫產線設備。 李福忠/攝影

臺灣的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基電四家業者,已含括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的75%市佔率,但臺灣卓越的產業地位更需要大量優質技術人才鞏固競爭力,除研發人才外,還需大量的設備工程師、製程工程師、IC佈局工程師。

高科大「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啓動堪稱是南部產業焦點,吸引大批產官學研人士齊聚。 李福忠/攝影

高科大半導體系深刻了解產業需求,在教育部經費挹注及產業的支持下,歷經500余天,成功打造全新的「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包括半導體上中下游業者也投入與高科大合作培訓人才,如捐贈訓練設備的企業有聯電、漢鍾精機、天虹科技、高敦科技;提供業師共同授課的有聯電、華邦電子、日月光、晶元光電、華泰電子、國巨、宏捷、天虹科技、高敦、科毅、巨安科技、工研院、金工中心等。此外,聯電、臺積電、日月光、華泰、光寶等,更直接與高科大合作開設學程、專班,以鞏固自家穩定獲得可靠的優質人才。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專程出席開幕儀式並強調,配合政府南北平衡政策,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劃」至今已完成20個場域建置,南部成立4處,其中有2個就設立在高科大,一個是國家軌道產業技術本土化的研發重鎮「鐵道中心」,另一個就是今日開幕的「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指出,高科大成立的「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所規劃的培訓學程將可針對有意投入半導體產業的學生培訓未來必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量能每年上看1,000人。此培育基地建構四個訓練模組-半導體設備基礎技能模組、半導體設備元件儀控系統模組、半導體設備真空系統實務模組、半導體制程設備實務培訓模組,以確保學生能夠有充分的實作訓練,順利銜接職場。未來清大、陽明交大進駐高雄後的實務課程訓練,高科大也願意提供人才培育基地進行合作。

一手催生「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的高科大半導體工程系前系主任楊奇達(左起),向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高科大校長楊慶煜解說相關設備及應用。 李福忠/攝影

除研發人才之外,半導體產業生產線上的人力需求強勁,此培育基地落成後,除擔綱人才培育重任外,也預計規劃臺南及高屏等地的國高中職校教師研習,讓老師可藉實務培訓,將半導體產業現況與所需專業知識與技能向下紮根,以利智慧生活與半導體科技銜接的落實,並可提供南部國高中職生可親近體驗半導體技術的場域;此外,培育基地亦可協助半導體廠商的新制程、新材料的服務與驗證,助力新產品開發。

高科大半導體工程系教授楊奇達(左起)、校長楊慶煜、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聯電執行廠長莊裕智、高科大電資學院院長李財福,在聯電捐贈的艾司摩爾(ASML)曝光機核心系統前合影。 李福忠/攝影

「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的開幕,不僅讓高科大立下心願,更扛起責任,在半導體產業領先全球的優勢下,持續培育出優質、有責任且積極的製程設備工程師,爲國家科技的競爭力貢獻教育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更可協助我半導體科技產業在世界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