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人才荒 高科大培育基地預估年增千名工程師
「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今在高科大楠梓校區啓用。圖/高科大提供
臺灣半導體產業全球領先,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4大業者在全球市佔率近75%,卻面臨嚴峻的人才缺口。業界估算,每年需新增至少1.4萬名專業人力,從研發到產線工程師都供不應求。
爲迴應急迫需求,高雄科技大學「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今在楠梓校區啓用,結合產官學能量,每年培訓逾千名學生,直接補充產線即戰力。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出席致詞表示,隨着半導體南遷,高雄、臺南已成爲S廊道核心,「人才培育就是關鍵戰場」。
此次基地由教育部支持建置,並獲產業鏈力挺,包含聯電、漢鍾精機、天虹科技、高敦科技捐贈設備;聯電、華邦、日月光、華泰、晶元光電、國巨等企業派出業師授課,甚至與臺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大廠共同開設專班,確保人才來源穩定。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指出,基地設計四大模組,包括設備基礎技能、儀控系統、真空系統與製程實務,強調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校就能熟悉產線技術,畢業即上手。他強調,未來清華、陽明交大南下設點,高科大也將開放基地資源,推動跨校合作。
不只大專院校,基地也規畫與臺南、高雄、屏東教育局合作,辦理國高中職教師研習,讓理工科教師接觸最新產業現況,回到課堂引導學生,基地同時將開放高中職參訪,讓青年學子更早認識半導體產業。除人才培養,基地亦能提供企業新制程、新材料測試,協助產品開發,兼具產學研平臺功能。
楊慶煜表示,半導體是臺灣護國神山,唯有人才持續供應,優勢才能延續,將與政府、產業攜手培養具專業與責任感工程師,爲國家競爭力再添助力。
在產能持續擴張、人才需求孔急之際,這座培育基地的成立象徵南部半導體S廊道再添戰力,讓臺灣在全球晶片競爭中,持續站穩領先地位。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認爲人才培育就是半導體關鍵戰場。圖/高科大提供
由左至右爲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半導體大廠聯華電子執行廠長莊裕智、高科大半導體系主任楊奇達。圖/高科大提供
半導體大廠聯電捐贈高科大一座市值逾億元ASML微影區曝光機核心設備,左爲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右爲聯電執行廠長莊裕智。圖/高科大提供
聯電捐贈給高科大「半導體制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的艾司摩爾(ASML)曝光機核心系統。左起爲高科大半導體系主任楊奇達、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聯電執行廠長莊裕智、高科大電資學院院長李財福。圖/高科大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