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留學新加坡中國學生能適應嗎?
國際教育知名媒體人趙剛
2025年7月18日我應邀參加新加坡管理學院(SIM)舉辦的在線論壇,主題是“高考後新加坡留學”。我彙總了在論壇期間發表的觀點、提出的建議,供高考後留學的中國學生參考。
根據我近年來的觀察,在傳統意義的四大主流留學目的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除了澳大利亞外,開始讓位於其他留學目的地,比如新加坡、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法國、德國等,這些所謂“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學生增幅明顯增大。
高考後留學的中國學生和家長開始傾向於“身邊留學”,離家近的新加坡、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留學生中的熱度很高。
在所有這些“身邊留學”的目的地中,新加坡常年保持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特別有“近”的感覺。
這個“近”包含三層含義:
一層是物理距離近,航班從北京到新加坡只需要6個小時,沒有時差,與中國同步;另一層是文化距離近,新加坡的華人文化是主流,又是英聯邦教育體系,中國學生在經歷英文授課時,文化環境方面沒有違和感,便於快速融入當地教育模式;還有一層,從學費方面看,雖然也高於國內教育,但距離我們的心理上限並不遠。
“穩定性”是新加坡留學的優勢,可以從兩個方面解讀:
一方面,新加坡“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非常穩定,一以貫之,å使中國學生有機會邊學習,邊實踐;
另一方面,中國與新加坡之間常年保持良好穩定的外交關係,各方面交流沒有因爲國際關係而中斷或遭遇挫折。這對中國學生和家長來說非常重要,留學安全感十足。
高考成績對新加坡留學很重要,新加坡院校的本科錄取很早就與中國高考分數掛鉤,對入學來說,高考成績不能忽視。
不過,與此同時,長期在國內教育體制下學習的中國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興趣取向並不是很敏感,英語能力也有所欠缺。
我建議,爲了平衡這些關係,可以先進入預科學習,之後再轉到學位課程階段。如果通過高考成績直接被錄取,同時學生的適應能力還不錯,也可以先進入學位課程學習,此後再關注自己的興趣,調整專業方向。
我建議先考量一下家裡的經濟情況,近年來,全球經濟並不景氣,部分國內留學家庭“斷供”的局面也出現了。目前,理性留學是市場主流,量入爲出是國際教育投入方面的重要原則。這也是留學安全的一部分,被稱爲留學財務安全。
中國學生在英語能力方面的準備關係到能否順利畢業,能否適應當地的就業環境。
就中國內地學生的雅思平均成績來看,閱讀6.0,寫作5.5,口語5.0。這意味着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環境中的適應能力仍有一定壓力,如果英語方面沒有做好準備,留學的風險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