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積」量ETF 績效長紅

8月以來價量齊揚的臺股ETF 圖/經濟日報提供

臺股昨(13)日開高震盪,終場上漲211.66點,收在24,370點歷史次高,權王臺積電則是收在歷史天價1,200元,帶動含積量高的臺股ETF績效長紅。

統計8月以來,20檔持有臺積電50萬股以上的臺股ETF價量俱揚,其中主動統一臺股增長(00981A)、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皆上漲逾7%,表現最爲亮眼;成交均量來看,則是主動羣益臺灣強棒、元大臺灣50,日均量約8萬張最熱絡。法人表示,在晶片關稅不確定性消除及AI需求維持旺盛下,臺股有望持續朝長期多頭軌道邁進,相關類股以及ETF表現可期。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經理人陳沅易指出,相較傳產、成熟產品拉貨潮逐漸收斂,AI是鞏固出口和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各國對等關稅稅率陸續底定後,國際預測機構微幅上修全球全球經濟成長,全球經濟持穩加上AI支撐,對臺灣是有利因素。

陳沅易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是影響下半年景氣走勢的關鍵變數,將直接牽動臺灣出口競爭力及投資信心。若稅率不利,可能壓抑部分傳產與成熟製程產品的出貨動能,而AI產業仍爲支撐下半年景氣穩定的核心動能。

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經理人遊景德分析,美股科技第2季財報表現普遍優於預期,體現「AI正在成功變現」的正面影響。在營收持續超出預期,加上AI算力需求增加的趨勢下,科技巨頭願意持續大量投資資料中心並擴大資本支出。

只要AI投資的方向不變,AI供應鏈的成長動能也將延續。

羣益臺ESG低碳50經理人邱鬱茹表示,自2023年ChatGPT的面世以來,不僅推動AI出現突破性發展,也爲AI科技廠帶來龐大新商機,整體來看,在AI、雲端運算商機持續發酵下,AI、半導體相關供應鏈營運有望穩定向上。因此,面對AI位處臺股高成長賽道之際,短線若有震盪回檔,皆是佈局長線投資的好時機。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