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新購受泥船「高601號」下水典禮 第三季投入清淤
「高601號」在新加坡金興造船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預計今年第三季交船,投入高雄港清淤作業。(高港分公司提供)
臺灣港務高雄分公司新購受泥船「高601號」,在新加坡金興造船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預計今年第三季交船,投入高雄港清淤作業,提升疏濬效能,港務分公司委託港勤公司代辦新購案,由新加坡金興造船得標,原定15日舉行命名及下水典禮,因考量當地潮汐、港口特性與作業安全,最終於18日凌晨下水。
高雄港主航道與碼頭船席每年清淤量約20萬立方米,受泥船作用是接納自挖泥船挖起泥砂的駁船,現有「高608」與「高609」受泥船已服役超過20、30年,泥艙容量僅300立方公尺,相較之下,「高601號」容量提升至680立方米,將有效提升港口內浚挖能力,並逐步取代老舊船隻。
另外,「高601號」爲自航式船舶,相較於需其他船隻拖帶的「高608」與「高609」,作業效率更高,航速更快,該船將入CR船級認證,承載能力達1000噸以上,泥艙滿載時航速可達12節,底部可完全開啓,卸泥速度更快且維修便利,造價2.5億元,搭載3200匹馬力,船長62公尺、模寬11公尺、模深4公尺,總噸位999噸。
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高601號」加入運作後,將進一步提升高雄港航道維護能力,強化港口清淤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