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精裝房何以遭遇“流水線式破壞”?

法治日報記者 阮佔江 帥標

近日,湖南長沙一高檔精裝房的業主在裝修時意外發現,客廳與餐廳銜接處的承重樑鋼筋被人爲切斷。經查,245戶業主中竟有163戶存在鋼筋切斷問題,其餘82戶樑體均遭鑿損。

這一事件迅速引發社會關注。精裝房爲何變成“驚裝房”?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房屋驗收是否嚴重失守?業主維權之路爲何艱難?《法治日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新房承重樑遭切割

5月9日,長沙潤府小區B區業主們接收了精裝新房。然而,6月下旬,B區3棟一名業主在重新裝修時,發現“客餐廳承重樑下端多根受力鋼筋被人爲切斷”。這一發現在業主羣中引發震動,同批交付的B區3棟、9棟、10棟業主紛紛自查。

自查結果令人瞠目:截至7月21日,在業主自查的245戶中,163戶存在次樑鋼筋被切斷的情況,剩餘82戶均存在樑體鑿損現象。涉事的3個樓棟共314戶,均爲188平方米的大戶型,每戶購置總價超過300萬元。

業主們表示,交付的房屋存在質量安全問題,讓他們難以安心入住。更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事發後,開發商在未經業主同意的情況下,擅自進入已交房的業主家中,扯掉維權橫幅,試圖強行修復。

據業主介紹,開發商的解釋是,項目精裝修時,爲安裝尺寸過大的廚房玻璃滑軌吊門,出現了“客廳與廚房交接處的次樑鋼筋保護層剔鑿,部分戶內該次樑鋼筋剔斷”的情況。這一說法在長沙市住建局7月15日於湖南紅網百姓呼聲欄目給業主的答覆中得到了印證。

面對普遍存在的安全隱患,業主們最迫切的訴求是:在政府部門介入下,組織權威專家和可信機構,給出關於整棟樓安全性的書面檢測和鑑定報告,並根據鑑定結果,督促開發商制定科學的修復方案,確保房屋結構安全。

近日,記者前往長沙潤府小區B區實地探訪時看到,3棟、9棟、10棟的十來處房屋,客廳與廚房交接處的次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最早發現問題的3棟704室,客餐廳橫樑上有約30釐米長的缺口。10棟業主魏先生家和其叔叔家(2403室和3104室)受損情況更嚴重。魏先生家受力筋和腰筋被切斷了8根。其叔叔家發現問題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強行入戶,拆除吊櫃門修補被切割橫樑。

實測數據顯示,受損樑體截面尺寸爲20cm×42cm,破壞區域長度在23.5cm到29cm之間,深度達9cm到12cm,佔樑高的三分之一。更令人震驚的是,9棟、10棟幾乎每戶相同位置都出現相同損傷,形成“流水線式破壞”。

9棟一位業主說:“現在房子剛交付,幾乎屬於空負荷狀態,後續隨着裝修物料和傢俱家電搬入,將極大增加樓內載荷,房屋安全性讓人揪心。”

驗收環節嚴重失守

記者瞭解到,這個小區的建設單位爲華潤置地旗下的長沙潤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精裝施工單位爲深圳時代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茂建築裝飾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爲深圳市邦迪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爲上海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事件發生後,長沙市住建局於7月15日答覆業主,稱湖南湖大土木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於7月4日開展檢測,8日出具報告,結論爲“被檢測混凝土次樑和存在類似切損現象的樓面次樑的局部破損不影響房屋整體結構安全,對構件自身已造成損傷,須進行加固修繕處理”。

7月22日,檢測項目負責人、湖南大學教授陳大川對媒體透露:最初被告知僅十幾戶存在問題,因此僅選取了3處典型受損樑檢測。“現在瞭解到,3個樓棟普遍存在問題,需要重新全面檢測。”他說,出於安全考慮,建議業主待修復加固後再正常使用。

對此,有業內專家指出,“切筋斷樑”事件潛藏嚴重隱患:主筋被切斷導致樑端抗剪能力顯著下降,在長期荷載作用下可能引發危險的斜裂縫並貫穿樑體。更嚴重的是,如此批量的同一位置樑體損傷,會嚴重降低建築整體結構冗餘度和抗震能力,形成系統性風險。

事件也引發了業主對房屋建設驗收環節的強烈質疑。有業主認爲,設計單位上海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本應在設計時考慮解決方案,卻最終出現違規切割樑體鋼筋情況;監理單位深圳市邦迪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對如此重大結構變更未及時叫停,存在明顯失職;項目於今年3月完成的竣工驗收(含精裝修驗收),5月完成了精裝修交付驗收,在如此普遍且嚴重的質量缺陷面前,真實性和有效性存疑,涉嫌驗收造假。

北京中倫文德(長沙)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何暢文指出,建築安全無小事,任何對結構的輕率改動,都是對法律底線與生命安全的雙重漠視。建築法第六十條明確規定,建築物在合理使用壽命內,地基基礎與主體結構質量必須得到保障,竣工時屋頂、牆面不得遺留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已發現的缺陷應由建築施工企業修復。

何暢文認爲,房屋的首要價值是居住,依法通過竣工驗收則是居住的前提。該項目從3月竣工驗收至5月交付驗收均未發現異常,暴露出驗收環節的嚴重失守,顯然突破了居住功能的底線。監管部門須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嚴查是否存在驗收造假、監理失職、施工單位偷工減料及違規施工等行爲,督促開發商全面檢測加固——這不僅是維護工程質量,更是守護居民“住得安全”的基本權利。

仍在進行檢測修復

對於此事,開發商長沙潤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持全面負責、積極處理態度,已開展內部調查並將嚴肅處理責任人。公司於7月14日、21日向業主發出“家書”,道歉並表示政府監管部門和公司總部已介入,後續工作在政府監督指導下,由總部專班工作組全程參與、進駐。

湖南省住建廳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定督促整改到位。該負責人稱曾前往小區覈實。此前長沙市住建局已回覆,將嚴格監督建設單位依據論證方案委託有資質單位儘快修繕。

記者8月4日從長沙市住建局及小區屬地天心區獲悉,區委、區政府多部門已組成工作小組,全面介入事件處理。同時,已組織多個權威檢測機構共同對涉及房屋開展全面入戶檢測,根據檢測機構工作流程,將盡快出具房屋安全鑑定報告。行業專家正抓緊研究、論證整改方案,後續區住建局將會同市住建局等部門,督促建設單位嚴格按檢測鑑定結論對出現的質量問題依法進行處置,確保房屋安全。

據陳大川介紹,當前檢測安排的第一階段,是分析受損樑對房屋安全影響,目前已發現91戶客廳樓面次樑底部縱向鋼筋被切斷,初步分析不影響房屋整體結構安全,全部排查檢測預計近日完成;第二階段需對整棟樓結構安全進行全面檢測鑑定。

“確保房屋結構安全萬無一失,還全體業主一個真正安全、安心的居住環境。”不少業主對記者說,這場風波關乎300餘戶家庭安居夢,也是對房屋質量監管體系和企業責任擔當的考驗。

記者手記

長沙潤府精裝房“斷樑門”事件並非孤例。此前長沙縣星沙某樓盤同樣曝出了精裝房質量問題:業主收房時發現多戶承重牆存在空洞,鋼筋裸露。令人震驚的是,開發商竟以“施工工藝問題”輕描淡寫帶過。

兩起事件如出一轍:開發商爲趕工期、降成本,不惜在建築安全上“動刀”;監理單位形同虛設,驗收環節流於形式;業主發現問題後,維權之路舉步維艱。更值得警惕的是,涉事樓盤均爲當地“標杆項目”,售價不菲。

精裝房亂象暴露出行業通病:在利潤驅動下,安全底線被一再突破。當開發商把“精裝”做成了“驚裝”,監管部門是時候拿出更嚴厲的懲戒措施了。畢竟,房子承載的是百姓的身家性命,容不得半點馬虎。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