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545%!DeepSeek首次公佈成本利潤率 對算力影響幾何?
《科創板日報》3月2日訊 本週,DeepSeek啓動開源周,並於3月1日開源DeepSeek-V3/R1推理系統。同日,其發佈文章《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統概覽》,首次公佈了成本和理論收入。
根據DeepSeek測算,V3/R1推理系統理論日利潤高達346萬元人民幣。如果所有token都按照DeepSeek-R1的定價計費,每日總收入將達到56萬美元,成本利潤率爲545%。對此,DeepSeek方面表示,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收入,因爲 V3 的定價更低,同時收費服務只佔了一部分,另外夜間還會有折扣,所以實際收入低於理論值。
就在日前,DeepSeek宣佈下調夜間空閒時段(北京時間每日00:30至08:30)的API調用價格,DeepSeek-V3降至原價的50%,DeepSeek-R1降至25%。DeepSeek創始人樑文鋒曾公開表示:“我們的原則是不貼錢,也不賺取暴利。這個價格也是在成本之上稍微有點利潤。”
儘管如此,545%這一“核彈級”數字仍在一定程度上引發業內震動。有分析稱,其驗證了以較低成本和開源模式提供AI服務,同時保持高利潤空間的可行性。
▌對算力影響幾何?
DeepSeek的故事似乎證明了,在硬件相對有限的前提下仍能實現較強的AI性能。那麼,DeepSeek官方公佈的545%利潤率是否加劇了對算力長期需求的質疑呢?對此,多方面提出了看法:
在《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統概覽》一文的評論區,硅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表示:“DeepSeek 官方披露大規模部署成本和收益,又一次顛覆了很多人認知。”他認爲,目前許多供應商無法達到該收益水平,原因在於V3/R1架構和其它主流模型差別過大。
知名投資人段永平認爲,DeepSeek的經驗的確證明了模型預訓練階段較低的算力也可以達成比較好的訓練結果。不過他也表示認同黃仁勳的觀點,即DeepSeek的創新不會減少對算力的需求。
中國銀河2月28日研報指出,DeepSeek的開源模式推動了大模型從“重資本軍備競賽”走向“合作共創平臺”,改變了行業的商業模式。企業可以通過開源合作,利用全球開發者的智慧和力量進行創新,降低研發成本,提高創新效率。大模型從上游的硬件算力到下游的應用有望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進一步推動產業的生態繁榮。
中信證券認爲,DeepSeek在模型訓練成本降低方面的最佳實踐,料將刺激科技巨頭採用更爲經濟的方式加速前沿模型的探索和研究,同時將使得大量AI應用得以解鎖和落地。算法訓練帶來的規模報酬遞增效應以及單位算力成本降低對應的傑文斯悖論等,均意味着中短期維度科技巨頭繼續在AI算力領域進行持續、規模投入仍將是高確定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海內外算力板塊都出現了較大波動。從投資層面來看,國盛證券表示,短期來看,市場對於AI發展前景持搖擺態度也屬正常,而長期視角下,只要AI發展的邏輯並未出現動搖、產業發展按照規律持續進行,算力產業鏈的景氣度終將回歸。而海外需要突破性創新帶動算力需求,國內AI產業起步較晚,基數較低,主要應關注算力產業鏈邊際變化。
該機構進一步指出,AI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後續AI Agent、多模態AI的發展仍將保持算力的高需求。會更加強調邊際定價,重視新興的成長方向與個股,如威騰電氣、美格智能、騰景科技、德科立。同時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如數據中心方向潤澤科技、萬國數據、數據港、光環新網、奧飛數據等,CDN方向網宿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