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錯了?專家:先前鬆綁為這羣人、央行打炒房決心不變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近期無論是銀行法72-2條排除新青安,央行延長換屋協處期限,乃至於臺銀降低收支比,都只是針對小部分被誤殺的剛需族羣進行調整,央行打炒房決心不變,市場不宜錯判形勢。

黃舒衛表示,央行理監事會按兵不動,在管制價格不變下,成屋市場部分,由於信用資源的分流,對於首購族羣有利,也強迫貸款資源去強拉低總價產品的槓桿,相對中高總價產品仍陷苦戰,產品價量走勢分化的趨勢會更明顯。

至於預售市場,前有限貸管制虎視眈眈,後有平均地權條例禁轉挾持,尤其後者已經施過一次不溯及既往的魔法,未來要鬆綁還須靠修法,再加上成本面推高價格,但不見得受市場理性認同,所以買氣最爲觀望,萎縮幅度最嚴重。

他表示,如果管制條件不變,建商、代銷要有長期抗戰的準欸,也要慎防洗牌過程,資金斷練所產生的系統性效應。

黃舒衛分析,美國聯準會爲因應美國勞動市場轉弱、經濟成長陷入停滯的跡象,但仍需保留降息彈性以防範關稅引發通膨壓力,因此降息幅度僅有1碼。

反觀臺灣,今年雖飽受對等關稅及臺幣強升等雙重威脅,但刺激90天關稅展緩期、半導體出口豁免期的提前拉貨潮,拉高第2季經濟成長率年增8.01%,創疫情以來新高,全年更有機會破4,且央行9月發行2年期定期存單新臺幣250億元,最終投標倍數4.78倍,臺股更站上2萬5的新高,展現產業、資金動能充沛的景象。

他表示,即便明年將面對高基期的修正,以及外部半導體關稅的不確定性,短期央行只須盯緊匯率變化,降低臺幣升值對產業的衝擊,確無進一步加碼貨幣政策或調整房市管制政策的急迫性及壓力,反倒是應該持續精準調控,尤其是在房市與信貸資源的分配上,守住前一階段政策管制的成果。

房市示意圖。記者遊智文/攝影